五月以來,全球一些主要股市多數出現了明顯上漲,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上行。截至5月8日,恒生科技指數累計上漲4.6%,恒生指數上漲3.1%,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3.3%,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1%,德國、法國等股市也有明顯漲幅,全球市場表現非常亮眼。那么,這樣的市場走勢背后反映了什么樣的經濟形勢?未來還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哪些影響,今天我們來一探究竟。
全球經濟企穩回升,美國降息預期正在升溫
從全球經濟基本面和美聯儲貨幣政策兩個方面,我們可以找到近期全球風險資產價格上行的部分影響原因。
在全球經濟基本面方面,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已經連續3個月位于50%的榮枯線之上,顯示當前全球經濟可能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過程中。
圖:全球制造業PMI走勢上行
數據來源:萬得,2024/05/06
在貨幣政策方面,5月份美聯儲會議的表態相對市場預期偏鴿,除非勞動力市場數據遠比預期的強勁,貨幣政策預計不會收緊,而是在維持基準利率區間不變的情況下,適時考慮降息。因此,五月以來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從高點回落了約200個基點(即2個百分點)。
國內經濟溫和復蘇,政策出臺釋放積極信號
境外市場上漲的同時,從一季度的經濟數據表現和“五一”假期的消費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實現良好開局,投資者對經濟修復的信心和投資風險偏好也有望回升。
今年我國一季度的GDP實際增速為5.3%,這一增速超出了市場分析師的預期,也高于去年四季度5.2%的增速。體現出中國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也顯示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增多,動能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改善,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特點。
圖:一季度GDP不變價增速
數據來源:萬得,2024/04/22
從假期的消費數據來看,剔除基數效應后今年“五一”消費呈現溫和復蘇的態勢。根據中國移動和央廣網的數據,5月1-4日的商圈日均逛街人數同比增長23%,消費次數同比增長15%。根據文旅部相關數據,假期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在當前消費對中國經濟貢獻占比過半的背景下,顯示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依然較大。
此外,政策層面不斷釋放積極信號。在相繼出臺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計劃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的基礎上,4月底重要會議強調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堅持乘勢而上,避免前緊后松,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股市的寬基指數可以用于衡量市場整體走勢,從長期來看,其漲跌變化能夠較好地表征經濟發展狀況。其中,匯聚核心資產的中證A50指數、滬深300指數,以及成長風格突出的創業板指數和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等,都是可布局經濟長期發展機遇的代表性寬基指數,目前,市場上有中證A50ETF易方達(563080)、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創業板ETF(159915)和科創板50ETF(588080)等產品跟蹤上述指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