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就當前外界關注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投資項目落地進展、民營企業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推進情況、制造業發展趨勢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來看發布會要點:
1.加強項目建設資金統籌,用好國債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地方政府投資等各類建設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
2.會同有關方面建立“軟建設”任務清單,抓緊推進相關政策舉措出臺實施,以改革辦法和創新思路破解深層次矛盾,更好發揮政策疊加效應。
3.積極推動增發國債項目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特別是推動加快防汛、水毀等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重點恢復重建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4.據有關方面不完全統計,部分家電企業、汽車企業已公布的以舊換新補貼計劃金額超過150億元;多家電商平臺與生產企業合作投入超過100億元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
5.總的看,我國制造業將繼續保持恢復發展、結構優化的態勢。
超長期特別國債投資項目如何落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下稱“兩重”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財政部日前公布了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的通知。其中,超長期特別國債涉及期限為20年、30年、50年,分別將于5月24日、5月17日、6月14日首發。
李超透露,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牽頭會同有關方面,認真做好“兩重”建設各項重點任務的組織實施工作。
一是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統籌做好項目篩選、推進實施、督導評估、改革任務落實等工作。同時,有效發揮財政金融、行業管理、要素保障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建立高效運作機制,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二是做好“硬投資”項目組織實施。加快項目篩選和計劃下達,組織各地方和有關中央單位按照要求報送項目,會同行業管理部門做好項目篩選。加強項目建設資金統籌,用好國債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地方政府投資等各類建設資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督促指導各地方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分級分類做好用地、環評等要素保障,推動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出臺管理辦法,明確從項目謀劃儲備到監督檢查的各項要求。
三是加快“軟建設”政策出臺落地。會同有關方面建立“軟建設”任務清單,抓緊推進相關政策舉措出臺實施,以改革辦法和創新思路破解深層次矛盾,更好發揮政策疊加效應。
四是加強實施效果跟蹤評估。對“硬投資”任務,會同有關部門依托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定期調度項目進展,組織開展實地督導,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實施。對“軟建設”任務,建立督促落實機制,促進各項配套政策和改革舉措見到實效。
推動增發國債項目6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
去年我國增發1萬億元國債,專門用于支持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災后恢復重建,以及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李超表示,相關資金已于今年2月前全部下達到各地方。目前增發國債項目進展總體順利,各地正在抓緊推動項目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萬個項目中,已開工建設的約1.1萬個,開工率超過70%。特別是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總體進展較快,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8省市項目開工率達到80%左右。一批與民生福祉密切相關的教育、醫院、道路、供水等項目已基本完工,能夠在汛期前投入使用。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青山水庫、北拒馬河治理、大清河治理、棗林莊樞紐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陸續開工建設,其他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開工前準備工作。
李超指出,4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實施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積極推動增發國債項目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特別是推動加快防汛、水毀等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重點恢復重建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企業對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相關投入已超250億元
“據有關方面不完全統計,部分家電企業、汽車企業已公布的以舊換新補貼計劃金額超過150億元;多家電商平臺與生產企業合作投入超過100億元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李超稱。
3月13日,國務院公開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主要圍繞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消費品換新展開。
上個月,國家發展改革委2次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11家民營企業對于這項工作的意見建議,鼓勵有關生產企業、平臺企業積極發揮作用。李超指出,不少民營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具備優勢,有能力、有條件、也有意愿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隨著相關政策持續落地,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正參與到這項工作中,讓更多先進設備及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李超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抓緊建立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完善并推動落實“1+N”政策體系,充分發揮經營主體作用,引導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全社會共同投入,更加全面深入地參與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各方面工作。
制造業將繼續保持恢復發展、結構優化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3、4月份,制造業PMI均位于50%以上的擴張區間。李超指出,這反映出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工業生產穩定增長,企業效益有所改善,景氣水平和企業預期持續向好。
“總的看,我國制造業將繼續保持恢復發展、結構優化的態勢。”李超指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落實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
在促進國內消費方面,加快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加快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汽車、家電、手機等商品消費和文旅等服務消費,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態等新增長點。同時,要加快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深入實施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行動計劃,引導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升級,不斷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