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6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向巨輪智能(002031)發送了關于其年度報告的問詢函。在此前,巨輪智能存在未及時公開其對外財務資助情況、控股股東股票質押情況的披露,以及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廣東監管局已對該公司董事長吳潮忠發出了警示函。
鑒于上述情形,本次年報問詢函中,深交所對巨輪智能的在建工程預付款項、大額現金采購以及高企的應收款項等關鍵財務事項進行了重點詢問。同時,深交所還要求巨輪智能自查是否存在其他資金使用違規的情形。
營業收入大幅下滑,違規對外提供財務資助
據了解,巨輪智能的核心業務聚焦于輪胎模具、液壓式硫化機以及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的研發與生產。其主要產品線包括輪胎模具、液壓式硫化機以及機器人與智能裝備。
在2023年的經營數據中,巨輪智能的營業收入達到8.0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8.85%。同時,公司的凈利潤呈現虧損狀態,虧損額為0.33億元,與2022年實現的0.39億元盈利相比,凈利潤下降超過七千萬元。
具體來看,巨輪智能的三大主要產品線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輪胎模具的營業收入為3.27億元,同比下降6.67%;液壓式硫化機的營業收入為2.07億元,同比下降36.96%;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營業收入為2.29億元,同比下降36.96%。
在營業收入下滑的背景下,巨輪智能的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性已引起廣泛關切。據《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披露顯示,巨輪智能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內控報告指出,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這一期間內,巨輪智能通過固定資產采購的方式,向外部提供了高達5,410.50萬元的財務資助。然而,在此過程中,公司并未按照相關規定履行必要的審議程序,也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同時,巨輪智能在工程款支付方面同樣存在嚴重的控制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形成了大額的其他應收款,金額高達22,735.24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巨輪智能通過固定資產采購方式違規提供財務資助的行為已實施了整改措施,但當前該公司賬面上所展現的在建工程、預付賬款以及其他非流動資產的賬面價值依然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在建工程賬面價值4.08億元,主要系高端智能精密裝備研究開發中心技術改造項目和巨輪智能工業4.0產業基地二期工程項目;預付賬款賬面余額1.45億元,其他非流動資產賬面價值3.48億元,其他非流動資產主要系預付工程款和設備款。
為此,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巨輪智能說明近三年公司前五大預付賬款對象情況,包括名稱、關聯關系、金額及占比、預付背景及結算安排等;說明近三年計入其他非流動資產的預付工程款和設備款相關業務的發生時間及金額、背景和交易安排、交易對手名稱、是否存在關聯關系、相關工程預計完工時間,是否符合行業慣例,是否存在長期掛賬預付但未收到設備和工程結算的情況。
公司董監高頻繁變動,財務總監職位一年兩易主
在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背景下,巨輪智能在過去的一年中其高層管理人員也面臨著變動。
根據年報及前期公告披露的信息,自2023年起,公司非獨立董事變動了3人次,監事變動了3人次,而財務總監更是變動了高達2人次。這種高層管理的頻繁變動,無疑給公司的穩定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具體看來,在董事層面,除了公司原董事、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吳豪先生不幸因公殉職外,林瑞波與陳志勇,均以工作安排原因提出了辭職申請。
在監事層面,公司原股東代表監事謝創鴻、原職工代表監事曾旭釗和劉啟煜,均因各自的原因向公司監事會提出了辭職申請。這三位監事的離職,使得公司監事會的構成發生了較大變化。
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的財務總監一職近一年來發生了多次人事變動。在原董事、財務總監林瑞波先生離任之后,肖燕璇女士接任了財務總監一職。然而,肖燕璇女士于1月30日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會提交了辭職申請。目前,公司的財務總監一職由喻曉擔任。
對于人事頻繁變動,深交所問詢函要求巨輪智能說明公司董監高頻繁變動的具體原因,結合公司“三會”運作情況及經營管理決策等,說明公司主要股東及董監高之間是否存在糾紛或分歧,董監高變動是否對公司治理的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
截止5月27日收盤,巨輪智能股價跌停,股價收于2.75元/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