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5日,在香港立法會會議上,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回答議員提問,其中提到,近年市民及訪港旅客的消費模式不斷轉變,對經營零售業的中小企業帶來挑戰。香港政府一直因應經濟情況和業界需要為中小企業(包括經營零售業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援,協助它們應對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以及鼓勵它們提升競爭力和開拓更多元化市場。隨著香港經濟復蘇和訪港旅客增加,將為香港的零售業提供更大的復蘇動能。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情況,因時制宜,協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以下是今日(六月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敬康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的答覆:
問題:
有意見指出,近期市民的消費習慣及訪港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令香港零售業面臨重大挑戰,多個商場均出現商戶結業和退租情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計劃為轄下物業(包括公眾街市及熟食中心)的商戶推出租金寬減等措施,以及與私營商場營運者商討,給予現有商戶續租和有利引入新租戶進駐的優惠租賃方案,以助力良好的租用率和續租率,維持理想的零售市道;
(二)鑒于據悉,活化后的中環街市營運情況不俗,為街頭小吃、在地品牌及特色小店等提供營商空間之余,更在兩年間吸引逾2600萬人次到訪,當局有否計劃參考相關經驗,以人流較少及有空置情況的公眾街市或商場物業作為活化試點,配合有效的宣傳工作,以吸引市民和海內外旅客慕名光顧;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有關政府部門目前有何計劃為香港中小型零售商戶提供支援,以協助其渡過目前的零售市道難關,并延續疫情期間“防疫抗疫基金”對中小型企業的支援力度?
答覆:
主席:
在過去一年,香港經濟一直穩步復蘇。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今年首季按年錄得2.7%增長,已是連續五季錄得增長。近期部分數據顯示經濟表現大致維持正面,包括訪港旅客數字上升和出口表現繼續改善,2024年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維持2.5%至3.5%。
就零售業總銷貨額而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反映,2024年比2022年上升16.2%,由約3500億港元增加至約4070億港元。
隨著就業收入增加,近期資產市場回穩,以及訪港旅游業進一步恢復,預計2024年全年旅客會比2023年上升35%至4600萬人次,加上政府繼續致力推動盛事經濟和提振消費氣氛,中央政府又進一步優化個人游計劃,把個人游城市由49個增加至59個,涵蓋了全國所有省會城市,預計本地零售業將直接受惠。
就問題的三個部分,經咨詢環境及生態局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后,現綜合回覆如下:
政府沒有就私人商鋪的租賃情況作出統計。根據坊間房地產服務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街鋪的空置率由2020年第三季的18.3%(疫情期間的最高水平)改善至2024年第一季的6.6%。其中,一些核心區域(例如銅鑼灣和尖沙咀)的空置率甚至更低于6.6%的水平。
政府轄下物業由不同政策局及部門負責管理,按有關政策(例如公開競投)將物業招租。公眾街市及熟食中心屬政府轄下物業的一部分,當局目前沒有計劃推出租金寬減措施。
至于商鋪在私人市場的租務情況,政府認為須由市場主導,讓私營機構因應經營環境、市場狀況以及商鋪的地點和空置率等不同因素而調節。
近年市民及訪港旅客的消費模式不斷轉變,對經營零售業的中小企業帶來挑戰。政府一直因應經濟情況和業界需要為中小企業(包括經營零售業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援,協助它們應對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以及鼓勵它們提升競爭力和開拓更多元化市場。
為協助受疫情打擊的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問題,政府于2020年四月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推出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為中小企業提供特惠低息貸款。截至2024年三月底,計劃已向經營零售業的中小企業批出接近190億港元的貸款,惠及超過6000間零售企業及接近53000名雇員。考慮到中小企業面對的持續挑戰,政府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把計劃下的八成及九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兩年至2026年三月底,以幫助更多企業(包括經營零售業的中小企業)解決資金流的問題。
同時,政府亦一直積極支援中小企業進行推廣活動和拓展業務,其中“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提供資助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出口推廣活動以擴展境外市場。由2021年四月三十日起至2026年六月三十日實施的特別措施,擴大資助范圍至包括以本地市場為目標及具規模的展覽會和網上展覽會。截至2024年四月底,基金已批出超過31400宗來自批發及零售業界的申請,受惠企業超過6800家,共涉及近七億元的資助額。
此外,政府已撥款推出“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以一對一的配對資助模式,協助零售和餐飲業中小企應用電子支付及其他現成基礎數碼配套方案,加快企業數碼轉型。
上述支援措施有助減輕零售業的經營壓力和幫助它們進一步拓展業務。隨著香港經濟復蘇和訪港旅客增加,將為香港的零售業提供更大的復蘇動能。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情況,因時制宜,協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