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歐洲央行在降低利率方面可能面臨與美聯儲類似的障礙。盡管大西洋兩岸的價格增長驅動因素存在明顯差異(歐洲央行官員一再強調這一點),但一些經濟學家看到了重要的相似之處,并警告不要低估更持久壓力的風險。
歐洲存款利率將在周四從創紀錄的4%下調是毫無疑問的。危險在于,類似于美國的頑固通脹,降低了隨后快速下降的可能性。在物價漲幅超出預期后,美聯儲已經不得不重新考慮放松貨幣政策,盡管交易員仍對美聯儲今年降息抱有希望。
荷蘭國際集團(ING)宏觀研究全球主管Carsten Brzeski表示:“美國的粘性通脹問題可能會波及歐洲。”“歐洲央行最好不要斷然重蹈美國出現的再通脹風險,而是保持謹慎。”
5月份歐元區20國的通貨膨脹數據為歐洲央行提供了最新的警告信號,數據顯示價格比去年同期增長2.6%,超出預期。更令官員擔憂的是服務價格的飆升和潛在壓力的意外增強。
這一挫折是在通脹大幅回落之后發生的,對歐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來說不會是一個完全的沖擊,因為他們已經準備好了通往2%目標的崎嶇之路。但這種模式也類似于美國,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約三分之一的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的價格漲幅領先于歐洲。
沒有人否認,這兩個地區最初通脹飆升的主要催化劑是不同的——美國的巨額財政刺激與俄烏沖突后歐洲的能源危機。然而,從這里推動歐洲價格上漲的因素,可能與它們在美國持續上漲背后的原因并沒有太大不同。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Andrzej Szczepaniak指出,GDP增長強于預期,而且創紀錄的低失業率支撐著消費者主導的復蘇前景,而失業率正顯著推高工資水平。強勁的需求也使企業能夠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第一季度,歐元區工資增長再次回升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投資組合經理Konstantin Veit將全球通脹描述為“高度相關的”。“因此,如果事實證明美國存在更大的問題,歐元區不太可能沒有至少一個小問題。”
他強調了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施納貝爾 2022年的一次演講,她在演講中討論了通脹“全球化”的“切實證據”。今年4月,德國央行行長約內格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居高不下的消費者價格“告訴我們,我們應該以謙遜的態度對待通脹問題。”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和其他人淡化了美國和歐洲經濟形勢之間的聯系。她在4月政策會議后表示:“我認為我們不能基于兩種通脹相同的假設得出結論。”“這兩個經濟體不一樣。”
許多分析人士仍然同意這一評估。
貝倫貝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表示:“美國通脹的原因尚未解決。”“國內最終需求繼續強勁增長。然而,在歐元區,能源價格的沖擊基本上已經被克服了。然而,這里的經濟正在走弱。這是盡快降息的一個更明確的理由。”
PGIM Fixed Income首席歐洲經濟學家Katharine Neiss認為,歐洲的通脹形勢比美國“略微明朗”。“特別是,歐元區月度總體通脹率最近已接近2%的目標,而美國的情況則繼續升溫。”
但歐元區通脹似乎落后于美國幾個月的事實,讓一些人無法忽視。荷蘭國際集團的Brzeski認為,這種相似性很有可能繼續存在。
他表示,“這不是要模仿美國,而是要理解那里的通脹機制,即使是過去幾年他們發展得非常相似的機制。”“就業市場是這種相似之處的最佳解釋,當然還有能源價格。在這兩種情況下,美國和歐元區的水平是不同的,但趨勢是一致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