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凱美特氣(002549)公告稱,公司股東湖南省財信常勤壹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湖南省財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湖南財信精信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通過集中競價及/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非限售流通股不超過2086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3%。
財信常勤壹號、財信資產和財信精信屬于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凱美特氣的股份為8868萬股,占目前公司總股本12.74%。截止今年一季末,三家股東均位列凱美特氣的前十大股東中。
筆者還關注到,凱美特氣還終止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暨回購注銷限制性股票的計劃,原因是業績考核未能達標。2023年,凱美特氣業績由盈轉虧,營收同比大幅減少,凈利潤降幅超過100%。
作為氣體回收利用和銷售的環保企業,凱美特氣旗下多類氣體產品的銷售額減少,其中特種氣體的銷售收入同比下降九成。隨著產品銷售不及預期,凱美特氣還終止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南文昌凱美特航天氣體有限公司實施特燃特氣項目。
業績由盈轉虧,終止股權激勵計劃
今年2月份,凱美特氣還因為未能完成業績考核目標,終止實施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暨回購注銷限制性股票的計劃。
按照此前股票激勵計劃,凱美特氣計劃向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1900萬股,即不超過激勵計劃簽署時總股本3.05%,第一個解除限售期考核目標是2022年凈利潤不低于1.80億元。凱美特氣在2022年實際凈利潤為1.655億元,未達第一個解除限售期的考核目標。
2023年,凱美特氣的業績遭遇“變臉”,實現營收為5.71億元,同比下滑32.97%;實現歸屬凈利潤為虧損2561萬元,同比下滑115.47%;扣非凈利潤虧損4006萬元,同比下滑126.53%。值得注意的是,凱美特氣上一次出現業績虧損,還是發生在2015年。
第二個解除限售期的業績考核要求是,2023年實現凈利潤不低于2.50億元,但是凱美特氣實際的凈利潤與考核目標相差較大。
凱美特氣表示,鑒于公司經營所面臨的市場環境與制定股權激勵計劃時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導致公司預期經營情況與激勵方案考核指標的設定存在偏差,繼續實施本激勵計劃將難以達到預期的激勵目的和激勵效果。
經審慎研究,凱美特氣決定終止實施本激勵計劃,同時一并終止與本激勵計劃配套的《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考核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
根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由于公司擬終止實施本激勵計劃,所涉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全部限制性股票應由公司回購注銷。凱美特氣此次回購注銷的限制性股票數量共計1881萬股,占本次回購注銷前公司股本總額的2.63%。
特種氣體收入驟減,終止海南特燃特氣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凱美特氣是主要從事石油化工工業尾氣回收與利用的環保企業,為國家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凱美特氣擁有二氧化碳、氫氣、可燃氣體、電子特種氣體超高提純及氣體分離等多項專利。
對于2023年業績大幅下滑,凱美特氣解釋稱,受市場環境及行業周期性的影響,市場預期芯片行業終端逐步去庫存,稀有氣體價格從前期高點逐步回歸等市場因素,收入同比下降;其他部分產品因原油價格震蕩,市場需求不振,銷價下跌。
分產品類型來看,凱美特氣旗下多類氣體產品的收入減少,曾經貢獻重要利潤的特種氣體收入下滑幅度最大。2023年,特種氣體銷售收入為2361萬元,較2022年減少2.35億元,降幅達到90.86%,收入占營收比重降至4.13%。而在2022年,特種氣體是第一大收入來源,為公司貢獻利潤比例達到31.47%。
筆者對比2023年半年報和年報后發現,特種氣體在2023年中期實現收入為2490萬元,而在2023年報中,特種氣體實現收入為2361萬元。也就是說,經歷半年后,特種氣體的收入反而減少128.96萬元。
除了特種氣體,其他類型產品的收入也有所減少。2023年,二氧化碳的收入為2.00億元,同比下滑18.56%;空氣分體的收入為1829萬元,同比下滑35.67%;燃料類產品的收入為1.41億元,同比下滑4.66%。
在氣體產品的收入不及預期的背景下,凱美特氣還終止了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南文昌凱美特航天氣體有限公司實施特燃特氣項目。
早在2023年4月,凱美特氣就宣布在海南設立全資子公司,實施配套特燃特氣項目,計劃總投資4億元。該項目擬充分利用資源集中優勢,生產液氮、液氧、液氫、液體甲烷、氦氣,支持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
今年3月份,凱美特氣披露公告顯示,結合公司整體發展規劃及業務經營情況,通過對上述項目進行調研,對項目盈利能力、風險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認為繼續推進該項目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決定終止海南特燃特氣項目。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