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6月6日,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屈浩鵬在《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行動計劃》注冊審批端支持醫藥健康產業相關情況。
在建立藥品和醫療器械審查聯動服務機制方面,屈浩鵬介紹,近年來,北京市藥監局積極探索監管新政策、新舉措,全力支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械創新。北京市藥監局會同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研究制定“創新藥械全流程服務”相關政策,圍繞產品研發、臨床試驗、審評審批、市場應用等環節,加強創新產品的全流程服務,加快研發到應用進程。
在提高審評效率方面,北京市藥監局持續強化“創新服務站”建設,打造服務站“政企聯絡樞紐、溝通交流平臺、服務支持基地、培訓指導園地、宣傳展示窗口”等主要功能;積極推動“優化藥品補充申請”和“臨床試驗審評審批改革”試點落地,推動提升藥品審評效率,助力加快北京市創新藥品的注冊申報。
通過“藥監政策進園區”宣講活動,北京市藥監局深入園區,進入企業,解讀惠企政策,解決難點問題。針對第二類醫療器械,在現有“行政審批改革措施”的基礎之上,北京市藥監局將“產品注冊審評審批提質增效措施”由行政審批環節延伸到技術審評環節;通過優化技術審評、檢驗流程,壓縮技術審評、檢驗用時,促進審批、檢驗效率的整體提升。針對第三類醫療器械,北京市藥監局充分發揮國家級創新服務站作用,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企業服務通道,開展精準服務和指導,助推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新產品獲批上市。2024年以來,第二類醫療器械首次注冊技術審評,平均用時縮短至52個工作日,較法定時限(120日)提速57%,位居全國前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