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龍股份(000712)再次宣布清空證券子公司的股權。6月5日晚,錦龍股份披露公告稱,公司將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所持有的中山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山證券”)的全部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錦龍股份就宣布預掛牌出售參股子公司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證券”)的全部股權。錦龍股份將所持中山證券和東莞證券的股權全部出售后,將不再從事證券業務。
筆者關注到,近三年來,錦龍股份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連續虧損,其中重要因素就是中山證券的營收明顯減少。據錦龍股份近三年財報,中山證券的凈利潤連續三年虧損。
錦龍股份出售兩家證券子公司后,加大資金回籠規模,或將轉型發展實體經濟。近期,錦龍股份計劃與專業機構共同投資智算中心。
擬“出清”證券子公司全部股權
6月5日晚,錦龍股份披露公告稱,公司擬通過上海聯合產業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將持有中山證券的全部12.06億股的股權掛牌轉讓,占中山證券總股本的67.78%。該消息發布后,6月6日,錦龍股份股價收盤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錦龍股份就宣布將持有東莞證券的全部股權掛牌到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出售,涉及股份6億股,占東莞證券總股本40%。
兩項股權出售尚處于預掛牌階段,目的在于征尋標的股權意向受讓方,不構成交易要約,交易條件、轉讓低價等事項尚未確定。錦龍股份將持有中山證券和東莞證券的全部股權出售后,將不再從事證券業務。
據相關媒體報道,監管對券商股東提出更高的準入要求。2019年出臺的《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明確,如果券商從事的業務具有顯著杠桿性質,且多項業務之間存在交叉風險的,其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應當符合“最近3年規模、收入、利潤、市場占有率等指標居于行業前列”“總資產不低于500億元,凈資產不低于200億元”“核心主業突出,主營業務最近5年持續盈利”等條件。
錦龍股份作為中山證券的控股股東,并未滿足上述條件。2023年末,錦龍股份的資產總額為199億元,凈資產為51.17億元。錦龍股份業績連續三年虧損,2021年至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1.314億元、-3.921億元和-3.841億元。
隨著資本市場走弱,中山證券的業績大幅下滑,近三年處于持續虧損狀態。據錦龍股份的年報,2021年至2023年,中山證券實現營收分別為10.51億元、4.13億元和4.60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403萬元、-1.78億元和-1.15億元。
另外,東莞證券盡管實現盈利,但是凈利潤持續減少。同期,東莞證券實現營收分別為37.01億元、22.99億元和21.55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0.17億元、7.89億元和6.35億元。
筆者關注到,近期東莞證券還暫停IPO。東莞證券自2015年以來就在謀求上市,但是2017年因大股東原董事長楊志茂涉嫌單位行賄而暫停IPO進程。2021年2月,證監會認為東莞證券符合恢復審查條件,決定恢復東莞證券IPO申請的審查。
今年4月,錦龍股份發布公告顯示,東莞證券暫緩提交IPO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IPO審核進入中止狀態。東莞證券IPO事宜再度擱淺。
主業數次變更擬轉型實體經濟
錦龍股份自上市以來,經歷過數次主營業務變更。早在1997年,公司就登陸資本市場上市,證券簡稱為“金泰發展”,主營業務是為紡織、化纖長絲生產。
2000年,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并于2001年更名為廣東錦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逐步從紡織業切換到自來水業務和房地產業務。
2007年,公司再次進行資產和業務整合,逐步剝離房地產業務,收購證券公司的股權來介入金融行業。公司于2009年收購東莞證券40%的股權;2014年出售清遠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80%股權,不再從事自來水業務,同年完成收購中山證券的控股權。
除了參股控股證券公司,錦龍股份還參股銀行、基金、期貨等金融公司。近幾年來,錦龍股份陸續將所持東莞農商行的全部股權出售、控股的中山證券將持有益民基金的股權出售、所持華聯期貨的股權全部轉讓。
2023年11月,錦龍股份籌劃出售持有東莞證券20%的股權,理由是降低公司的負債率,優化財務結構,改善公司的現金流和經營狀況。2023年12月,錦龍股份將轉讓東莞證券股權的比例提升至40%。今年3月,錦龍股份與金控資本就其有意收購東莞證券20%的股權達成初步意向。
近日,錦龍股份又一次宣布出售持有中山證券的全部股權。對此,錦龍股份表示,此舉是加大資金回籠規模,加快推進公司業務轉型,從而為公司向實體經濟轉型和拓展新質生產力創造有利條件。
筆者關注到,今年4月,錦龍股份宣布與專業機構共同投資成立項目公司,在廣東地區合作開展智算中心建設及運營業務,總投資規模不超過10億元。智算中心項目擬分三期落地,其中錦龍股份或指定關聯主體持股比例為53%。
錦龍股份稱,本次投資的目的是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以及廣東省打造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和全國智能算力樞紐中心的規劃,推動公司業務逐步轉型,提升公司未來的營收能力和盈利能力,為公司及公司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