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對騎手負責?”近日,聚焦靈活用工的博爾捷向港交所發布一份新公告,進一步委任建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及中國銀河(601881)國際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為整體協調人,其招股書中暗藏的營收依賴、訴訟風險等再次被外界關注。8940萬、9120萬、9250萬,2021—2023年博爾捷幫助某即時消費服務商完成的配送任務越來越多,營收卻不見增長。從業務結構看,博爾捷通過招募騎手、管理站點等方式向客戶A提供配送服務,2023年為解決騎手糾紛及訴訟等支付了1980萬元賠償金,是2022年賠償金的3倍多。目前博爾捷仍有約80宗未了的法律訴訟,其中絕大部分涉及配送騎手的交通事故。
八成營收靠配送服務
自2017年終止新三板掛牌后,歐孚科技經過一系列運作,變成了博爾捷旗下的公司,企業定位從人才招聘和服務外包的互聯網企業,搖身變成“引領數字商業,打造新人力”的科技企業。博爾捷運營iBridger(脈芽糖)、SHOUDAOZI.COM(收稻)及ONTech(歐孚科技)三個平臺,并向客戶提供SaaS(軟件即服務)解決方案。
根據招股書的分類,博爾捷的營收來自非傳統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人力資源產業園區管理解決方案,其中非傳統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又細分為交易型SaaS解決方案、復合用工管理系統、定制化服務。
在招股書中,博爾捷花了大量篇幅介紹iBridger、SHOUDAOZI.COM及ONTech等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服務的運營邏輯。其實,定制化服務才是博爾捷的營收大頭,2021—2023年的營收占比均超八成。
所謂定制化服務,即向即時消費服務行業客戶的定制化合作模式,包括標準配送服務和自營本地服務,其中標準配送服務指承擔客戶A發布的配送任務,并招募騎手執行。
具體包括,自費建立、運營及管理騎手站點,招募騎手承接客戶A及其指定合作伙伴于指定區域內的配送任務、處理投訴、培訓騎手等。博爾捷主要通過iBridger、其他騎手推薦以及其他線上及線下推薦渠道招募騎手。自營本地服務是指處理即時消費服務行業若干客戶配送騎手的傭金計算與支付、個人稅務申報及事故處理相關事宜。
“從營收結構看,我認為博爾捷更像是配送服務提供商。”比達咨詢分析師李錦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強調公司能提供PaaS、SaaS服務,可能是為了自我包裝。”
以標準配送服務為例,2021—2023年營收分別是7.84億元、8.13億元、8.09億元,相應的營收占比是79.4%、79.6%、85.3%。而交易型SaaS解決方案在2021—2023年貢獻的營收占比總營收5.2%、5.4%、8.1%,復合用工管理系統的營收占比分別是0.6%、0.4%、0.9%。人力資源產業園區管理解決方案的營收占比在5%上下。
送了更多單卻掙得更少
“我們依賴多個主要客戶,特別是我們最大的客戶A。”博爾捷在招股書風險因素板塊提示。博爾捷于2020年成為客戶A的配送合作伙伴,承擔其配送任務,2021—2023年,博爾捷向客戶A提供定制化服務的營收分別是8.8億元、9.07億元、8.18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89.2%、88.7%、86.3%,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標準配送服務。博爾捷承擔的客戶A的配送任務數分別是8940萬、9120萬、9250萬。也就是說,博爾捷給客戶A完成了更多配送任務,但獲得的營收卻在下滑。
客戶A是誰?博爾捷方面并未透露,僅表示“客戶A在中國即時消費服務行業占據領先市場地位。配送服務提供商傾向于依賴客戶A運營的平臺及系統獲取任務及訂單。我們的董事認為,包括我們在內的非傳統用工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對客戶A的依賴屬常見”。
在靈活用戶賽道,依靠大客戶的情況不是孤例,但不是行業常態。招股書援引數據顯示,按2022年的服務總價值計,博爾捷是中國最大的非傳統用工平臺,市場份額約為13.2%,以招股書披露的線索,第二至第四名大概率分別是趣活科技、一品威客和豬八戒網。
以已經上市的趣活科技和先于博爾捷赴港遞表的豬八戒網為參考對象,2023年趣活科技營收37億元,較2022年小幅下滑,其中來自及時餐飲配送解決方案的營收34.13億元。2020年趣活科技赴美上市時,其96%的營收依賴美團、餓了么等大客戶。
根據豬八戒更新版招股書,2023年上半年營收2.52億元,營收四成以上是智慧企業服務業務,具體包括智慧工商財稅服務、智慧知識產權服務及智慧科技咨詢服務。
同在港交所遞表,同一個賽道,博爾捷的營收高出豬八戒網,且已實現盈利,但較晚赴港,“后發可能會影響博爾捷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如果兩家公司在業務上有重疊或競爭關系,晚遞表可能會使博爾捷失去一些潛在的合作伙伴或客戶”,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大量勞動糾紛
從成本的角度看,配送服務也不算一門輕松的生意。2021—2023年博爾捷的營收成本分別是8.67億元、8.68億元、8.28億元,其中標準配送服務的營收成本分別是7.63億元、7.86億元、7.83億元,占總營收成本的88%、90.5%、94.6%。
換一個維度看,博爾捷營收成本的大頭是標準配送服務支付給騎手的傭金,2023年博爾捷花了6.43億元在傭金支付上。也就是說,配送近萬單,收獲8億元營收,但支付傭金超6億元。
反映在毛利率上的數據也十分顯眼,2021—2023年博爾捷整體毛利率分別是12.2%、15.1%、12.7%,營收貢獻最大的標準配送服務的毛利率卻每年墊底,分別是2.6%、3.3%、3.2%。按照博爾捷方面的解釋,“標準配送服務的毛利率較低主要是因為業務性質及成本結構不同所致,因此我們承擔巨額騎手傭金”。
除了傭金,博爾捷還需要處理騎手發生的事故。
招股書顯示,博爾捷給所有招募的騎手購買基本商業保險,保費從應付給騎手的傭金中扣除。2021—2023年,扣除從保險公司收回的金額后,博爾捷主要為解決糾紛及法律訴訟支付的賠償金分別約為620萬元、610萬元及1980萬元。
2023年賠償金為何激增?博爾捷在招股書中的解釋是:“主要是由于我們解決了前幾年發生的交通事故引起的大量糾紛及法律訴訟,而這主要是因為事故發生與解決糾紛或法律訴訟之間固有的時間差。”有觀點則認為是博爾捷突擊處理糾紛、訴訟。北京商報記者就賠償金問題,糾紛、訴訟處理的平均時間差等與博爾捷方面進行了郵件溝通,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應。
可以確認的是,目前博爾捷仍有約80宗未了結的法律訴訟,其中絕大部分與涉及配送騎手的交通事故有關。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