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藥聞Top3
1、貴州省衛健委“一把手”被查
6月11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貴州省衛健委黨組書記楊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當地紀委監委的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楊慧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一周前,6月3日、4日,她以省衛健委黨組書記的身份到廣東珠海、中山、佛山、廣州四地考察,并接受媒體采訪,介紹了黔粵兩地的醫療資源交流情況。
公開簡歷顯示,楊慧,女,苗族,中共黨員,1973年6月生,籍貫、出生地貴州畢節,1994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文學學士),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她曾任《貴州人口報》社助理記者,貴州省人口信息中心記者,貴州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2015年,楊慧調任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2018年回到貴州省衛計委,任黨組成員、副主任,當年11月任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2020年2月,貴州省援鄂醫療隊工作組從貴州省疾控中心出發馳援武漢,楊慧擔任貴州援鄂醫療隊武漢總領隊。2020年8月任省衛健委黨組書記,至此番任上被查。
2、離任一年后,原陜西省衛健委主任劉寶琴被查
6月13日,陜西省紀委監委官網消息,原陜西省衛健委主任劉寶琴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接受陜西省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61歲的劉寶琴(1963年1月生)是陜西省蒲城人,2000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研究生文化程度。曾任蒲城縣總工會副主席、大荔縣副縣長、渭南市副市長等職。2013年2月,劉寶琴任陜西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同年11月任陜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并明確為正廳長級。2017年,劉寶琴出任陜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并于2018年機構改革后任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2023年3月,陜西省政府發布消息稱,決定聘任劉寶琴為陜西省政府參事。
3、韓國醫療界決定全面罷工,韓國政府:將嚴正應對
據央視新聞,為應對韓國醫療界定于本月18日舉行的全面罷工,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當地時間16日在主持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議時宣布,政府將于17日啟動應急方案,針對重癥疾病患者實行應急輪流值班制,以減小醫療空缺造成的負面影響。首都圈、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四個地區的醫療機構將制定排班計劃,確保各地區每天至少有一家機構值班,負責急診救治工作。
6月9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最大醫生團體大韓醫師協會宣布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全面罷工并舉行集會。醫協表示,醫協4日至7日就如何應對醫學院擴招計劃舉行全體投票,結果顯示,90.6%的投票者支持以強硬態度反對擴招計劃,73.5%支持采取停診等集體行動。因此,醫協決定于18日全面罷工并舉行集會。大韓醫師協會會長林賢澤說,擴招計劃將摧毀韓國醫療體系。
2024年2月以來,因為不滿韓國政府推行的醫學院擴招等醫改舉措,韓國年輕的實習及住院醫生群體展開集體罷工,堅持要求政府撤回擴招政策,約1.2萬名實習和住院醫生遞交辭呈、罷診離崗,造成診療混亂,韓國醫政風波此后持續發酵。
02、藥企動態
6月8日,上海醫藥公告稱,為合理配置研發資源、聚焦優勢研發項目,基于對研發項目未來市場價值、業務協同以及后續開發投入等因素的綜合評估,決定終止B001、B001-A、I022(聯合用藥、乳腺癌一線治療)以及I022-K四個研發項目的臨床試驗及后續開發。截至目前,這四個研發項目的累計研發投入約人民幣1億元。
此前5月1日,上海醫藥公告稱,決定終止I010項目、B002項目、B003項目三個研發項目的臨床試驗及后續開發。I010項目及B002項目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B003項目處于II期臨床試驗階段。前述三個臨床項目的研發投入累計約3.22億元。
點評:目前,上海醫藥在研新藥管線數量超60個,其中已有三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三個1類新藥提交上市申請并有兩個獲得受理。作為國內醫藥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上海醫藥主營業務為醫藥工業、醫藥商業。一季度,其營利實現小幅度增長,期內營收約701.53億元,同比增加5.93%;歸母凈利潤約15.42億元,同比增加1.62%。
2、康為世紀投5億項目延期一年投產
6月10日,康為世紀公告稱,擬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一的“醫療器械及生物檢測試劑產業化項目”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態時間由2024年6月30日延長至2025年6月30日。本次延期僅涉及項目進度的變化,未改變募投項目的實施主體、募集資金投資用途及投資規模等,不會對募投項目的實施造成實質性影響。公告顯示,康為世紀上述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擬使用募資4.87億元。截至2024年5月31日,上述項目累計投入募集資金3.55億元,募集資金累計投入進度為72.86%。
點評:康為世紀于2022年在科創板上市,是國內少數實現分子檢測核心環節完整業務布局的生物科技企業。2023年公司營收達1.71億元,同比下降67.15%;凈利潤虧損8440.95萬元,同比下降153%。
3、同仁堂(600085)港版安宮牛黃丸漲價20%,飆升至超1200港元1粒
6月11日,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官網顯示,港版1粒裝安宮牛黃丸價格調整為1280港元,6粒裝安宮牛黃丸價格為7680港元。此前每粒港版安宮牛黃丸售價為1060港元,本次漲價幅度超過20%。
同仁堂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港版安宮牛黃由同仁堂旗下港股控股子公司同仁堂國藥生產,銷售主要面向海外客群。對于漲價原因,同仁堂董秘辦表示,一方面和原材料上漲有關,另一方面與下游需求穩中有增有關。
點評: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的主要成分為天然牛黃、天然麝香、珍珠、黃連等名貴藥材,在坊間被稱為“急救神藥”。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歷經多次提價。最近一次漲價是2021年12月,官方價格上漲至目前的零售價格,860元一粒。幾次漲價的原因均為原材料價格上漲。據國家藥監局查詢顯示,目前有126家公司獲批可生產安宮牛黃丸,包括同仁堂、廣譽遠(600771)、片仔癀(600436)、佛慈制藥(002644)、和黃、太極集團(600129)、哈藥、三九、津藥達仁堂等眾多藥企。
4、美國對華生物安全法案落地受阻,藥明康德(603259)暫時上岸
6月11日,美國眾議院就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進行辯論。消息稱,備受關注的美國《生物安全法案》HR8333提案,在納入《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的立法過程中意外受阻。
對此,藥明康德在2023年股東大會現場回應稱:關于將《生物安全法案》加入2025國防授權法案的修正案,未能獲得眾議院規則委員會的批準,因此《生物安全法案》目前不會進入眾議院的2025國防授權法案立法議程。其后續立法路徑仍有待明確,公司將繼續密切觀察相關的立法進展。
點評:自2024年初,整個藥明系及國內“CXO”板塊都籠罩在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的陰影之中,股價多次因為該法案的進展而發生暴跌。目前,法案后續立法流程并未終止,懸頂之劍仍在。
5、拜耳全球生物技術負責人離任,相關職位也被裁撤
日前,據美國生物技術FierceBiotech網站報道,拜耳高級副總裁兼全球生物技術負責人Jens Vogel博士在組織架構調整之際離任。Vogel于2020年3月加入拜耳,負責領導公司的全球綜合生物技術網絡,包括生物制劑開發、運營和產品供應、技術開發以及美國和歐洲工廠的戰略職能。
今年1 月,拜耳公布了一項計劃,將在2024年的前三個月內裁撤1500多個職位,被裁撤的職位中約有三分之二是管理職位。拜耳新任全球生物制品生產負責人Tina Self在接受Fierce Biotech采訪時證實,在拜耳的重新設計中,生物技術負責人職位已不復存在。
6、18C第一股晶泰科技港股上市
6月13日,晶泰科技于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晶泰科技IPO定價為5.28港元/股,全球發售1.87億股,募集總額約10億港元。成為首家通過18C特專科技規則的上市公司。對于本次IPO募資,晶泰科技將75%用于提升公司的研發及解決方案提供能力,15%用于提升公司在國內外的商業化能力,另有10%用于運營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點評:晶泰科技是一家基于量子物理、以AI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研發平臺。2021年至2023年,晶泰科技營收分別為6279.90萬元、1.33億元、1.74億元。不過,晶泰科技尚未盈利。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別虧損21.37億元、14.39億元、19.06億元。
7、迪嘉藥業上市終止
6月12日,深交所公告顯示,因迪嘉藥業、保薦人撤回發行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申請,深交所決定終止迪嘉藥業發行上市審核。
招股書顯示,原料藥、醫藥中間體供應商迪嘉藥業成立于2013年,是迪沙藥業集團下屬子公司。迪嘉藥業主要原料藥產品包括洛索洛芬鈉、替米沙坦、非布司他、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福多司坦等,根據下游制劑作用部位及機理,主要包括肌肉骨骼系統類、心血管系統類、消化道和代謝類、呼吸系統類和神經系統類產品。財務方面,2020-2022年度,迪嘉藥業營收分別為30730.17萬元、37366.70萬元、51527.76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801.79萬元、6998.74萬元、11468.66萬元。
點評:自從2023年6月迪嘉藥業遞交招股書后,因大額分紅、與大股東迪沙藥業關聯交易和大額資金拆借,以及IPO前核心管理人員的變動等問題,迪嘉藥業分別在2023年7月和11月收到兩次深交所問詢函。之后,該公司IPO再無進展,直至這次終止。
8、科寶制藥終止IPO
6月1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北京四環科寶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寶制藥)主板上市申請終止,原擬募集資金11.19億元。上交所表示,因科寶制藥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三條的相關規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點評:招股書顯示,科寶制藥是一家主要從事藥品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現代生物醫藥企業。公司的核心產品為注射用尼可地爾、注射用硝酸異山梨酯、注射用曲克蘆丁、杏靈分散片、注射用氨甲苯酸、注射用硫酸特布他林及鹽酸奧洛他定片等。企業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14.45億元、17億元、19.73億元;凈利分別為1.1億元、1.83億元、1.74億元。
9、金迪克下調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價格
6月12日,金迪克(688670.SH)公告稱,結合目前市場情況并綜合行業競爭格局,經過慎重考慮,決定自6月12日起對公司四價流感疫苗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劑型、預充式0.5ml/支)調整為88元/支,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人劑型、西林瓶0.5ml/瓶)調整為85元/瓶。
點評:自今年5月份以來,國內流感疫苗市場掀起降價潮。目前,包括國藥集團下屬三大所(長春所、武漢所、上海所)與華蘭生物(002007)(002007.SZ)、科興生物在內,國內四家頭部四價流感疫苗的生產企業全部完成降價。本輪降價潮已經基本覆蓋了國內主要疫苗廠家。
6月12日,四環生物(000518.SZ)發布了實控人陸克平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凍結的公告。此次司法再凍結股份數量為51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4.95%。此次被司法再凍結的股東名稱為王洪明,司法再凍結股份數量為51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35.38%,占公司總股本比例4.95%,凍結起始日為2024年6月11日,凍結到期日為2027年6月10日,凍結申請人為江陰市人民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6月11日晚,四環生物同樣發布了實控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凍結的公告。司法再凍結的股東依然包括王洪明,司法再凍結股份數量為30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
20.81%,占公司總股本比例2.91%,凍結起始日為2024年6月7日,凍結到期日為2027年6月6日,凍結申請人為無錫市梁溪區人法院。
點評:陸克平為“陽光系”掌舵人,曾多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據此前媒體報道,陸克平通過近親共計19個賬戶頻繁增持四環生物股票,拿到四環生物控制權多年但秘而不宣。四環生物主營業務為生物醫藥制品、生產和銷售以及綠化園林工程業務。據統計,實控人陸克平累計被司法再凍結股份包括,王洪明所持1.44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4.00%;陳建國所持0.2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2.23%;陸克平合計持有1.6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6.23%。
03、政策聚焦
1、國家疾控局:啟動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試點
6月14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有關情況。國家疾控局副局長沈洪兵表示,探索賦予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是疾控體系改革的重點任務,黑龍江、廣東、海南、重慶等地已啟動試點工作。
沈洪兵表示,在制度設計層面,國家疾控局把醫療質量安全作為試點工作的基本原則,公共衛生醫師的處方行為納入臨床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試點地區嚴格遵守醫師管理、處方管理、醫療質量管理以及醫療糾紛處理等法律法規,規范處方行為,保障患者安全,強化底線思維,嚴格過程管理,嚴守醫療質量紅線。
04、藥企投融資
1、朗信生物完成B+輪融資
6月11日,基因治療創新公司朗信生物宣布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生物醫藥基金領投,聯和投資等股東跟投。據悉,本次融資將進一步加速朗信生物在基因治療創新藥物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
點評:朗信生物是一家基因治療創新藥物研發商,專注于基因治療創新藥物研發制造。公司目前以眼部疾病產品作為基因治療突破點,已有多個管線產品研發及工業化技術開發基礎。
2、心光生物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6月11日,上海心光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宣布完成由海脈德創投,上海天祥實業和合力投資、上海衍禧堂、上海心光普照醫療科技等老股東合投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
點評:心光生物于2018年在復旦科技園創立,致力于推動透析技術的便利化,讓全球超過三百萬的尿毒癥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經過3年的研發,心光生物形成了“酶+血液凈化”技術平臺,可以用于治療難治型代謝病,癌癥和肝腎功能的替代。
3、楷拓生物完成近億元新一輪融資
6月12日,楷拓生物(CATUG Biotechnology)宣布完成近億元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倚鋒資本、知壹投資領投,元禾控股、蘇州園區科創基金跟投。資金將用于楷拓生物海外業務和全流程服務能力升級,夯實公司在核酸藥物技術賽道上的核心競爭力。
點評:楷拓生物是一家聚焦生物醫藥新技術開發和應用的創新科技公司,旨在為基因細胞治療藥物和核酸藥物從產品研發、質量研究、臨床應用至產業化階段提供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服務。
4、領博生物: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
6月12日,領博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杭州天士力(600535)新賽道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投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現有產品臨床推進和新適應癥心臟搭橋人工血管的研發,加速多個臨床前研究進展,推動領博生物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發和創新。
點評:領博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生物型小口徑人工血管研發商,旨在將小口徑生物型人工血管技術產業化,為心臟搭橋、血液透、外周血管等疾病患者提供服務。
5、一然生物獲得戰略融資
6月13日,一然生物宣布獲得戰略投資,投資方為昇望基金,實現了益生菌與飼料端、養殖端、乳品產業企業的聯合,雙方將基于菌種的科研創新與產業化布局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點評: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專注于益生菌、乳酸菌科研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益生菌產品應用于畜牧養殖、農業種植、食品加工、預防醫學、醫藥保健等行業。
6、瑞龍諾賦完成超3億元B輪融資
6月14日,瑞龍外科完成超3億人民幣B輪融資,由無錫國聯和渶策資本共同領投。本輪融資將加速推進模塊化手術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
點評:瑞龍諾賦是一家專注于微創及數字化手術的創新型醫療科技公司,由來自海內外的微創手術機器人專家和微創外科醫生在上海共同創立。在技術上,可為微創外科領域提供全新一代的機器人及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
05、新藥上市
1、興盟生物抗狂犬病毒“雞尾酒療法”獲批上市
6月12日,據國家藥監局(NMPA)官網,興盟生物抗狂犬病毒“雞尾酒療法” 澤美洛韋瑪佐瑞韋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用于成人狂犬病病毒暴露者的被動免疫。研究顯示,該藥物可抑制來自全球多物種的多種狂犬病病毒,不僅可用于成人狂犬病病毒暴露者的被動免疫,對狂犬病毒暴露后的動物也能產生明確的保護作用。
點評:該產品為國內首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抗狂犬病雞尾酒抗體,也是蘇州市今年首款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
2、禮來高血糖素鼻用粉霧劑獲批上市,治療嚴重低血糖
6月12日,據國家藥監局(NMPA)官網,由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申報的5.1類新藥高血糖素鼻用粉霧劑上市申請已獲得批準。該藥是一款經過鼻噴給藥的高血糖素鼻用粉霧劑(商品名為Baqsimi),本次獲批的適應癥為用于4歲及以上糖尿病患者嚴重低血糖治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