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第八個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據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2024年5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到1.8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占到了1.25億戶,占比高達69%。粗略估算,個體工商戶帶動了3億多人的就業。他們如同繁星般散布在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各個行業。這些小小微企業,是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對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過去的一年,為了更好地服務這群小小微,奇富科技攜大模型重裝上陣,開啟了一場面向普惠客群的質效革命。
首用大模型為小微精準畫像
從"模型大戰"到"數據角逐",再到如今的"應用爭霸",金融領域憑借其與生俱來的數據寶庫,自大模型一落地,就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隨著競爭進入下半場,金融業不再滿足于僅僅將大模型應用于表層業務,如簡單的數據分析、代碼編寫和人工對話等。如今,全行業都渴望通過技術革新,優化金融的核心環節,提升風險控制的精準度,從而在這場技術革命的新賽道上搶占先機。
在小微金融領域,尤其是個體工商戶人群,信息匱乏和風控難度高素來是兩大難題。傳統數據分析往往難以捕捉到小微企業的真實面貌。小微企業常常因為缺少合適的抵押品、信息不透明以及高風險的經營狀況,而難以叩開金融服務的大門。
然而,大模型的切入,通過提升小微企業畫像初步解決了這一問題。2023年,奇富科技引入自研大模型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大模型綜合用戶的各類信息及需求特征,準確識別用戶是否為小微企業主或個體經營者。更進一步,大模型還能夠基于國家標準的行業分類,結合風險和需求,優化行業分類標準,為小微企業提供更精準的行業標簽。
得益于大模型的輔助,奇富科技已為中國超過2655萬的小微、小小微提供了適用于信貸場景的行業標簽,并累計服務了1020萬泛小微用戶。與普通消費客群相比,奇富科技的泛小微客群信貸額度高出20%,而風險則低10%,大模型在小微金融領域的小試牛刀,已經展現出其強大的潛力和實效,為公司帶來了豐碩的經營成果。
行業專屬信貸扶持
正因大模型為小微企業勾勒出更加細化而精確的畫像,奇富科技可以根據小微企業的差異化需求,提供不同定價、額度、期限的貸款產品組合。這種定制化的服務,不僅滿足了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還推動了他們的業務發展和轉型升級。
在批發零售業領域,奇富科技利用大模型技術,對食品、日用品、服裝鞋帽、家電數碼等不同細分行業的經營訴求進行精準識別,為275萬批發零售業企業主新增授信總額603億元。
在農林牧漁行業,奇富科技深知其受自然因素影響大、資金周轉周期長的特點。因此,通過大模型技術的識別,為27萬農林牧漁行業的企業主新增60億元授信,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季節性資金需求。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資金需求量大、周期長。奇富科技為38萬建筑業企業主新增授信128億元,支持他們進行項目建設、擴大規模。這不僅促進了建筑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繁榮,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
旅游業和住宿業作為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同樣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奇富科技為5萬企業主新增授信11億元,助力他們進行裝修、設備更新、服務升級等,提升了當地的旅游服務水平。
獲貸小微更有活力更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奇富科技的服務不僅滿足了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還對他們的經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奇富科技貸款資金支持下,企業可以進行更多的業務擴展和投資,如擴大生產規模、開拓新市場、進行技術升級等。這些舉措有助于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延長企業的健康度和存續期。一方面,奇富科技服務的在營企業,1年內在營遷移至非在營的比例為4%,低于市場平均水平8%。另一方面,這些小微企業,經營年限在5年以上的占比達60%,而同期市場小微客群經營年限在5年以上的占比為48%。獲得專項信貸支持增加了企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和經營挑戰。
小微企業通過奇富科技獲取的專項貸款不僅增強了其經營性現金流,改善了經營現狀,還進一步提升了營收表現。因此,這些企業更易于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追加授信。數據顯示,2023年初經奇富科技提供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絕大多數在隨后的一年內也成功獲得了金融機構發放的新增經營性貸款,其貸款余額規模增長了約90億。
在奇富科技的助力下,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活躍、更具競爭力的小微企業生態。這些企業不僅在資金上得到了支持,更在經營策略、市場拓展和技術升級上獲得了寶貴的推動力。奇富科技的大模型技術,已經成為小微企業發展的加速器,幫它們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繼續穩健前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