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產業周期性下行和產能加快出清的大背景下,“破局”“謀求新動能”成為了所有光伏企業面臨的課題。作為入行近20年的“老兵”,海優新材不僅錘煉出穿越底部、平抑周期的能力,更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稟賦,進軍新賽道、培育新增長點。總體上看,目前海優新材現金“安全墊”堅固,通過技術創新,公司有望在未來一兩年內邁開盈利增長的“新起步”。
加快培育增長新動能
作為一家在光伏產業鏈上游精耕了近20年的公司,海優新材幾經光伏產業周期起伏,也在高分子材料領域有了深厚的創新技術積累。面向未來,海優新材決心以現有的底層技術儲備為基礎,聚焦汽車用新型材料及產品,進入汽車行業開拓“第二增長曲線”。
6月21日,在福耀集團舉辦的“奪天工 幕新境”全新一代智能隔熱全景天幕新產品布會上,海優新材聯合福耀集團推出一款全新的智能調光全景汽車天幕,該產品的正式上市意味著海優新材PDCLC(聚合物分散染料液晶)調光膜Light Feel?正式實現市場商業化。
海優新材副總裁兼汽車事業部總經理于航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智能汽車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海優新材將在此持續發力。
“汽車行業是一個發展超過百年的成熟行業。據了解,中國的乘用車普及率為每千人約195輛,屬于汽車低普及率國家。作為世界汽車工廠的中國,本土潛在的增長規模巨大。”于航表示,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中國汽車行業正引領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且中國汽車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較高,這打開了一扇新“大門”,讓眾多“外行人”尤其是新技術提供者、產業合作者可以進入這一行業謀求發展,海優新材就是其中之一。
據介紹,此次新上市的新一代智能調光全景汽車天幕,將海優新材PDCLC調光膜的隔熱控溫功效與天幕玻璃釋放車內空間、減少車身重量的效果相結合,在打造差異化車載內飾體驗的同時,進一步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綠色目標,極具市場前景。
“目前,公司正在推進調光膜Light Feel?的商業化進程,積極同下游客戶磋商,加快實現市場導入,有望今年年底前實現量產。”于航說。
實際上,為加快培育增長新動能,海優新材已在汽車領域進行了多輪實踐并推出了一系列產品。據于航介紹,公司聚焦核心競爭力的衍生,以高分子材料的技術儲備為基礎,開拓了三大類汽車配件產品。一是最新發布的汽車調光天幕用PDCLC調光膜Light Feel?,該產品正在快速推進商業化,有望今年年底前實現量產。二是新一代綠色輕量化的汽車內飾,包括座椅皮革、表面皮革等,已邁向成熟的商業化階段。三是汽車玻璃的PVE夾膠產品,已實現小批量生產和商業化進程。
“公司希望充分發揮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通過抓住進入汽車行業的機會,持續創造新價值,為股東帶來更優質的回報。”于航說。
另據公司透露,公司正在探索強化組件回收的國際化業務布局。隨著歐美等發達地區的早期光伏設施進入淘汰期,組件回收是構建ESG閉環的重要措施,未來前景廣闊。
“兩手抓”穿越底部周期
當前,光伏產業正處于深度調整的短暫“陣痛期”。以產業鏈價格之“錨”硅料價格為例,2023年硅料價格下跌七成,由年初的24萬元/噸降至年末的6萬元/噸;目前下跌趨勢仍未“見底”。受此影響,行業整體處于“失血”狀態,現金流、盈利水平開始惡化。
作為業內知名的光伏膠膜供應商,海優新材卷入到了行業的下行期。
對此,海優新材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光伏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產業鏈各環節新進產能較多,業內普遍認為,需要進行一輪產能消化或產能出清。
“公司已經歷多輪光伏產業的周期性波動,我們對這一次的下行周期有過預判,并做好了相應準備。”海優新材表示。
如何穿越底部,平穩地度過這一輪周期?海優新材的思路是持續發揮公司在創新上的能力。
一方面,對于穩定供貨的傳統光伏膠膜,公司正在集中進行配方的改良和創新。
“現在,傳統膠膜產品相對同質化,我們正努力地降本增效,讓產品的邊際成本更低,主要舉措包括產品配方優化、生產工藝改進、產線提速、設備改造等。”海優新材表示,新產品上,公司率先推出的EPE共擠膠膜以及無遷移轉光膜、0BB互聯膜等創新產品存在一定的超額利潤機會。
另一方面,公司戰略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升級,正加大跨行業、跨領域的投入,來減少對單一產品的較強依賴。
“公司積極拓展包括PVE玻璃膠膜等新型高分子膜的新產品,致力于研發并產業化汽車用新型材料產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天幕等智能玻璃用電致變色調光膜、駕駛座艙新型環保表面材料XPO革等產品。未來一到兩年,這些新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海優新材表示,“公司將加大在汽車、環保大消費等非光伏行業積極探索和開發特種膜材料產品,以求逐步發展為技術領先型的多元化特種高分子薄膜生產企業。”
現金“安全墊”持續加固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光伏產品價格連續走低,光伏企業洗牌不斷加速。彼時,海優新材已敏銳地感知到行業波動加劇的種種信號,并主動優化現金流管理。
海優新材表示,基于對行業周期的判斷,公司從去年開始主動管理庫存,公司存貨持續下降并轉化為現金流,去年四季度開始票據還原后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已轉正,全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4.81億元。同時,公司通過持續壓縮短期借款等方式不斷降低杠桿率。應收賬款方面,公司高度關注應收賬款的安全性并從去年8、9月份起進一步加緊管控,盡可能降低應收賬款總量。截至目前,公司運營性資金充裕,應收賬款總體質量較高。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海優新材的貨幣資金為3.7億元,銀行理財為1億元,公司應收票據10.5億元。其中,應收票據數額較大,源于光伏膠膜業務的行業慣例,客戶應收款項到期后支付票據進行結算。
“公司目前在手各類票據金額維持在8億元以上,隨時可以變現以滿足公司生產運營等各類需要。公司可變現的流動資產總額相較公司的營運及短期負債規模相比,資金充裕,無流動性風險。”海優新材表示。
從經營性現金流等角度來看,海優新材的現金“安全墊”也呈現出穩固的特征。
經營性現金流方面,數據顯示,海優新材2024年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2.81億元,將計入籌資性現金流入的票據貼現金額4.67億元還原至經營性現金流后,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86億元。2023年全年經營性現金流還原后凈額為4.81億元。總體上看,公司主營業務現金流能夠滿足日常經營需要。
從應收賬款等財務指標來看,截至2023年末,海優新材應收賬款前五大客戶為天合、隆基、晶科、晶澳、通威,前五大客戶應收款占比超過了80%。以上客戶均為國內知名光伏組件企業,為信用較好、支付能力強的上市公司,應收款到期回款情況較好,支付的票據可以隨時變現流通。截止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分別為1.82、1.51,較2023年指標持續改善。
融資能力方面,截至5月底,公司尚未使用的銀行授信額度超過35億元,公司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能夠應對生產經營中的突發現金需求。
校對:冉燕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