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輕松上市即將滿三年,屆時首發限售股將解禁上市流通。倍輕松近日公告,公司有52,806,820股首發限售股份將于7月15日上市流通。值得注意的是,該些股份占倍輕松目前總股本比例超60%。如此大量的股份解禁上市流通,其對倍輕松股價影響引發關注。另外,倍輕松上市后,次年發生虧損,并且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在此背景下,該批解禁的股份持有者后續會否有減持計劃,同樣引發關注。
近日,倍輕松發布《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顯示,2024年7月15日,公司將有52,806,820股首發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值得注意的是,該些即將解禁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倍輕松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為61.44%。
根據公告,倍輕松向境內投資者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15,410,000股,并于2021年7月15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完成后總股本為61,640,000 股,其中有限售條件流通股 49,094,587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2,545,413股。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為倍輕松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限售股股東8名,系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以及限售期間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增加的股份,對應限售股數量52,806,820股。占倍輕松目前總股本的61.44%,限售期為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
如此巨量的股份解禁上市流通,其對倍輕松股價的影響引發了投資者關注。業內指出,限售股解禁對股票價格有著明顯的影響。一般來說,在限售股解禁前,股票價格會上漲,因為投資者對解禁后的股票供應量增加存在擔憂,會提前買入股票,導致股票價格上漲。而一旦限售股解禁,股票的供應量增加,股票價格就會下跌。
并且,業內指出,解禁前后的股票價格波動幅度與限售股的數量、解禁的時間以及市場情緒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解禁的數量越大、解禁時間越長、市場情緒越悲觀,股票價格下跌的幅度就越大。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如此巨量的限售股上市流通,對目前倍輕松的股價影響不容樂觀。一般而言,巨量解禁對個股的股價會有短期的利空影響。投資者對于一些解禁規模占流通股比例較大的公司應保持謹慎,其解禁后對股價負面沖擊較大。
另外,倍輕松上市后提交的三份年報顯示,2022年、2023年凈利潤、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其中,歸母凈利潤分別錄得:-1.24億元、-0.51億元,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錄得:-1.30億元、-0.56億元。上述8名持股股東又會否啟動減持,同樣引發關注。
上述公告顯示,該限售股股東包括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馬學軍、深圳市鼎元宏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赫峰正富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青島赫廷科技有限公司、莘縣日松企業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倍潤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嘉信元德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廣州丹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從限售股持有數量來看,馬學軍、深圳市倍潤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鼎元宏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嘉霖信業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嘉信元德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廣州丹麓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丹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赫廷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赫峰正富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日松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有:34,787,860股、681,944股、5,455,499股、644,000股、420,700股、6,440,000股、611,517股、3,765,300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持有限售股的股東,其持有的倍輕松的全部限售股將在本次全部解禁上市流通。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表示,結合目前倍輕松連續兩年虧損的業績來看,這些股東減持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從過往A股限售股解禁歷史來看,不乏股價處于低位,限售股持股股東卻紛紛減持的現象,此舉往往意味著其對于公司業績提升沒有信心,盡可能落袋為安。再者,這些股東所持有的股份遠遠比二級市場的成本低的多,基本上什么時候減持都是可以賺錢的”,宋清輝進一步分析表示。
據網絡信息,亦有投資人指出,長期來說解禁和解禁股票的漲跌不一定有必然聯系。短期可能會有一定沖擊。近年來,包括創投機構、PE,因為基金存續期限的限制,在解禁后拋售的可能性會相對比較高。另外,控股股東大比例解禁后是否會拋售,則要看股東自身資金需求、股票估值狀況和公司基本面等因素。
二級市場方面,倍輕松上述解禁公告披露后第二天即7月5日,倍輕松的股價走勢呈現先跌后漲,截至下午三點收盤,倍輕松股價報收29.02元,收漲1.82%。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