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單純看上半年二級市場股價的走勢,醫藥生物產業鏈中的疫苗賽道股價一直跟隨市場波動。但如果結合產業層面的變化來看,疫苗板塊在底部出現了諸多積極的變化,這或許是未來引領板塊走出底部的希望。結合二級市場來看,近期歌手那英身患帶狀皰疹就讓國產疫苗企業百克生物一度股價飆升,7月1日股價漲幅超過了9%。
關于疫苗的“小作文”還有關于四價流感疫苗降價一事在圈內外引發關注,該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常說的二類疫苗),主要靠居民自費來接種的。不過此前據專家(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免疫服務室主任余文周)公開撰文,實際上我國非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相對較低。不過就是在這一看似競爭不甚激烈的池子中,最近因“降價”攪動了一池春水。
近期,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發布的《關于調整部分非免疫規劃疫苗采購價格的通知》顯示,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北京科興、江蘇金迪克、華蘭生物、成都歐林主動申請旗下疫苗降價,其中便包括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以其中北京科興的產品為例,調整后的價格從138元到88元。從某種意義上理解,至少生產流感疫苗的企業此舉讓利于民了。
在書面回復本刊時,知名醫藥私募、森瑞投資董事長林存表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即便各家的流感疫苗已經成為四價產品,也未必能夠覆蓋每年的毒株變化,所以市場并不是很緊俏。 誰能夠預測未來的毒株發展趨勢,并提前上市布局好優秀的產品,才能主動打開市場。就同質化嚴重的產品而言,內卷的價格競爭必不可少,誰的產品先上市,誰渠道經驗更好,誰的銷量就會更好。 ”
世衛組織推薦三價 國內領先比拼四價
華蘭生物布局早當前市占率最高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基于全球流感監測結果提出下一個流行季節流感三價和四價疫苗的推薦組分。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都可有效起到預防效果,公眾可自愿接種任意一種流感疫苗。其中,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在2024年—2025年流行季使用三價流感疫苗來預防季節性流感。
不過,國內更為超前一步,目前相關的疫苗企業已經在四價的領域提前做出產品價格的規劃調整。回顧這一輪相關企業在四價流感疫苗上的動作,首先是國藥集團打響當頭炮,其下屬三所的四價流感疫苗中標價格從128元/支降到88元/支,降價幅度超過了30%。
隨后華蘭疫苗和北京科興生物也相繼跟進降價,最后是金迪克跟進也調整了價格。從四家公司的一眾品種來看,在降價后目前價格最低的或是北京科興生物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西林瓶,0.5ml/瓶),調整后的價格為每瓶78元。
從降價對公司所產生的影響來看,某種程度上可謂是優劣共存,比如最晚入局的金迪克也對外公開表示,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收入均來源于四價流感疫苗的銷售,產品結構及主營業務收入來源單一,本次價格調整預計對收入及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通過加強控制成本、費用等措施對沖產品銷售價格調整帶來的壓力。
不過在這樣的競爭中,具備先發優勢的龍頭企業大概率成為最后的贏家,林存就明確地表示看好華蘭生物。他向本刊表示:“華蘭生物的四價流感疫苗,早在五年前就已經上市,而其他競品至少都晚了2~3年,因此 華蘭的疫苗還是當前市面上最高市占率的產品。 ”
我們進一步來看華蘭生物,單純從財報的業績來看,其同樣受到一定程度業績承壓,不過以流感疫苗為代表的疫苗業務卻表現亮眼。從2023年年報數據來看,全年營業收入53.42億元,同比增長18.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2億元,同比增長37.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2.67億元,同比增長41.77%。而公司的疫苗業務集中于子公司華蘭疫苗上,其同期的數據要略好于母公司。
實際在總公司今年的規劃中,疫苗公司所承擔的任務就是做好四價流感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兒童劑型)、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同時加速推進公司產品海外注冊工作,逐步擴大靜丙、流感疫苗的國際市場銷量,積極與國際組織、海外客戶保持溝通,參加海外招標,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接下來或許流感疫苗會揚帆遠航。
而在語音回復本刊時,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指出,在企業以價換量的比拼中, 公司的研發能力非常重要,具體包括了研發和創新以及成果轉化的能力 。另外一個就是要考慮 價格下探的空間(某些特定情況下價要足夠低),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的市占率有沒有相對優勢。 此外, 還需要比較的是技術資金實力和人才儲備的能力。
不押寶流感疫苗“紅海”
智飛生物、康希諾等聚焦帶狀皰疹、流腦結合疫苗
實際上,在流感疫苗中角逐的并非僅僅這四家,從2023年的簽批情況來看,其中還有長春生物、百克生物、天元生物、中慧元通、賽諾菲巴斯德等公司也最終榜上有名。此外,后續還有康泰生物、歐林生物等多家公司也在積極研發和臨床試驗中。
如是背景下,另辟蹊徑或許也是疫苗企業的可選之路,比如被圈內稱為“疫苗茅“的智飛生物,此前公司的一路前行主要與成功把握住時機銷售C腦膜炎疫苗、HPV疫苗有關。而公司也前瞻性未雨綢繆,2023年10月,公司與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達成合作,將在未來三年共同開展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商業化推廣。
據公告顯示,2024年至2026年,雙方約定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每年度預計的最低采購金額分別為34.40億元、68.80億元、103.20億元,合計為206.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還達成RSV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初步合作意向。近期,內地某年近六旬的著名歌手身患帶狀皰疹的消息登上熱搜,她帶病正在參加現象級綜藝《歌手》的每周競演;而相關疫苗研發的快馬加鞭或在未來為預防這類自免性疾病帶來福音。
與賽道龍頭之一的智飛生物對比,康希諾是這一賽道中僅有的一家同時在內地和中國香港上市的企業(其在港股名為康希諾生物,代碼為6185,HK)在書面回復本刊時,公司方人士表示: “成人疫苗市場擴容是大勢所趨。在近幾年常態化社會生活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成年人也需要接種疫苗來預防疾病,麻腮風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帶狀皰疹疫苗、HPV 疫苗都開始受到廣泛關注。“
她進一步闡述了公司就此所取得的相關突破和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首先是亞洲首款四價流腦結合疫苗曼海欣,其次是重組脊髓灰質炎疫苗VLP-Polio,再次是重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PBPV,此外是凍干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
以上述中的曼海欣為例,2022年6月,康希諾生物自主研發的亞洲首款四價流腦結合疫苗曼海欣正式獲得批簽發上市,從而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缺乏高端流腦疫苗的空白。而今年的三月底,該疫苗在印尼啟動了III期臨床試驗,并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
需要強調的是,或許是因為業績和走勢的雙重底部徘徊,從稍早前的一季報數據來看,疫苗賽道類的多數股票似乎并非內地機構(尤其是公募)的青睞,但百克生物卻是例外。從該公司的一季報十大流通股股東來看,明星醫藥基金經理葛蘭的代表作中歐醫療健康新進上榜,憑借約202.15萬股的持倉也成為流通股股東中僅有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代表。
從百克生物的基本面來看,公司擁有多種已經獲批的疫苗產品,包括了帶狀皰疹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疫苗等等。就前者來說,其是國內首家獲得批準的國產帶皰疫苗,具有先發優勢和較高的性價比;就水痘疫苗而言,其市占率多年位居全國第一位。
再從業績來看,公司一季報顯示,百克生物實現營收為 2.7 億元,同比增長 50.64%;歸母凈利潤為 6056.51 萬元,同比增長 229.5%。
代理、自研還是收購、出海
一眾疫苗企業探索常態化下新型商業模式
長期以來,對于國內的疫苗企業來說,在商業模式上選擇代理還是自研一直存在分歧。而就上述提及的智飛生物來說,其無疑是采取代理模式成功的典范。
對此,林存指出:“智飛生物從代理默沙東的疫苗起家,特別是爆款HPV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每年的利潤過百億,不過這樣的現象很難長期持續下去。”從智飛生物2023年的年報來看,公司實現營收約為529.18億元,而其中代理的產品高達了98.05%。進一步看代理的產品,來自默沙東的占比超過了一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底默沙東(中國)公開對外表示不再向中國供應甲肝疫苗。或許也是有鑒于此,智飛生物積極拓展與國際大咖的代理范圍,這才有了上文公司與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的合作。
林存強調:“自科研發展才是一家生物醫藥企業的最終出路,但是這一門檻較高且投入巨大,需要長期的沉淀和大浪淘沙。 最近,在美國上市的吉利德科學成功開發了HIV疫苗,這一產品必然成為劃時代的偉大產品,拯救無數人類生命,應該成為我國疫苗產業的偶像。“
根據本刊的查閱,就在本月下旬,該公司宣布其研發的Lenacapavir(來那卡帕韋)在一項關鍵的3期臨床試驗中,展現出了100%的預防艾滋病毒(HIV)感染的有效性。由此,一年兩針的Lenacapavir具有零感染率和100%的療效。這也是全球首次艾滋病預防藥物在第三期臨床中實現100%有效。
不過,對于在內地上市的多數疫苗企業來說,選擇自研之路或許是一條高投入低產出的艱難道路,未來轉化率很難有所保證。巧合的是,在本周招商證券所發布的研報中,重點也提到了疫苗研發的思路:“疫苗增長邏輯從成熟的新生兒疫苗接種基數恢復、滲透率較低的成人疫苗滲透率提高、傳統疫苗升級換代、創新疫苗的研發四方面展開。“
在書面回復本刊時,雪球投資董事長李昌民指出,與智飛生物的商業模式截然不同,沃森生物采用的就是收購研發團隊和企業的方式,先后研發出了hpv2價MRAN肺炎疫苗等大品類。
不過,該公司近期卻因終止多款疫苗管線的研發而受到關注。上月末,公司公告宣布終止與合作伙伴艾博生物的兩款mRNA疫苗合作,分別為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帶狀皰疹mRNA疫苗。加上之前已經宣布終止的三款疫苗,該公司今年至今已經終止五款疫苗的研發與合作了。同時,公司的股價在上半年下跌也超過了50%。
當然短期的受挫并不會延緩疫苗企業出海的探索,沖在前列的依然是“疫苗茅“智飛生物。上月底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答提問時,公司表示正在推進宸安生物的收購事項。公司人士指出: “公司正在推進宸安生物的收購事項,整合集團孵化的優質制藥企業,讓公司產品線與業務逐漸拓展覆蓋至治療性生物制藥領域,不斷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該項目的具體進展請持續關注公司公告。“
此外,面對國內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與多數行業類別一樣,賽道內公司選擇出海也是蔚然成風。比如與智飛生物在HPV疫苗上激烈競爭的萬泰生物,其二價Hpv疫苗也是首支成功出海的HPV疫苗。
資料顯示,該疫苗目前已經在泰國、尼加拉瓜、尼泊爾等大約10個國家獲得了上市許可,并且在上述三個國家實現了成功銷售。相關人士介紹,這類國產疫苗大體銷往兩類國家:一類是低收入國家;另一類是可以自行負擔疫苗采購費用的中等收入國家。
此外,東方不亮西方亮,前述在疫苗管線布局上小遇挫折的沃森生物同期也有好消息傳來。近期,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答有關出口問題的提問時,分別表示“2021年至今公司肺炎系列疫苗原液持續出口至孟加拉國”、“公司肺炎系列疫苗成品已于二季度出口至菲律賓”。
而上述提到的康希諾的國際化戰略在圈內相對領先。公司人士回復本刊: “東南亞毫無疑問是康希諾出海的重點區域,因為東南亞在地理距離上離中國最近,且與中國的外交關系良好,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其次,中東也是康希諾的重點布局區域,以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為GCC國家與中國在資本、技術、產品等多個方面有著大量合作,這為出口中東、北非市場打開了大門。拉丁美洲也是康希諾的重點地區,這得益于康希諾此前在新冠疫苗的開發中,與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等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和信譽。”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