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基”)在西安召開投資者交流大會,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就業界普遍關心的BC技術(BC電池,即Back Contact(背接觸)電池,是當前各類背接觸結構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泛稱,包括HPBC、TBC、HBC等。BC電池的背接觸是指發射區電極和基區電極都位于背面,背接觸電池結構一方面將發射區電極轉移到電池的背面,從而降低或者消除正面柵線的遮光損失,提升電池效率;另一方面在組件封裝時便于組裝,由于電極全部在背面,可以減小電池片的間距,提高封裝密度,外觀美觀。)、未來趨勢等熱點問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機構進行深入交流。
鐘寶申介紹,隆基全面發力BC平臺技術的打造,上半年持續銜枚疾進取得較好成果。目前,隆基在BC電池轉換效率提升方面捷報頻傳,不僅推出多款基于BC技術的組件新品,而且進一步提高BC產品GW級量產的良品率。隆基BC平臺技術,正在以超預期的優勢成為光伏行業縱橫馳騁的黑馬。
隆基投資者交流大會現場 隆基供圖
隆基中央研究院一院負責人童洪波介紹,早在2017年,隆基綠能就開始布局BC技術。相比TOPCon等當時的主流技術,BC效率優勢明顯,但存在生產成本高,工藝步驟多等難點。“長達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團隊反復論證PERC、TOPCon以及BC的優劣后,堅定認為BC更具有大規模商業化的價值。”童洪波透露,經過無數次的科研攻關,隆基研發團隊最終實現BC技術的生產流程比TOPCon還要減少2個步驟。隆基綜合測算之后發現,無論是設備投資、生產成本,還是未來的商業價值,BC技術綜合優勢十分突出,隆基快速投入大量資源,堅定看好BC技術前景。
2021年,隆基率先實現TOPCon電池轉換效率25.21%,此后2年達到25.41%,技術瓶頸無法實現重大突破。單結晶硅電池的理論效率極限是29.4%,BC電池轉換效率的理論極限可以達到29.1%。目前隆基已經多次突破BC電池轉換效率的紀錄。“今年我們剛剛取得27.3%的最新紀錄,BC電池轉換效率的攀登目前才到半山腰,我有信心帶領團隊繼續提高轉換效率。”董洪波說到,業界普遍認為BC電池的理論效率極限是最接近單結晶硅電池轉換效率的理論極限的,也因此BC技術被認為是單結晶硅電池的技術之巔。
童洪波指出,BC技術一直作為光伏行業的小眾技術而存在多年,之所以沒有大范圍應用,就是因為生產過程中非常難。首先,BC需要很強的技術積淀,包括研發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化過程中的工程技術積淀。其次,BC從實驗室走向GW級規模應用的產業化能力要求極高。最后,BC產品需要完成電池技術開發的同時具備更好的組件互聯性能增強可靠性。
面對種種困難,隆基研發團隊從2017年開始就在產業化、工程化、應用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基礎。2021年年底開始進行商業化應用研發時,組建了技術、工程、制造多方面的團隊共同參與的研發團隊,不斷試錯、不斷自我革新,最終實現500MW到今天40GW的量產規模。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隆基積累了大量工程化和精益制造的經驗,不僅為接下來BC更多的GW級應用提供了比較好的產業化技術,還筑牢了BC商業化的護城河,短期內難以被其他企業超越。預計2025年底,隆基將有70GW的BC電池產能,屆時BC產品市占率將穩步提升,直至引領行業方向。
鐘寶申介紹,隨著BC優勢不斷從實驗室到商業化應用,BC技術的優勢也正在逐漸被客戶認可。5月隆基在西班牙馬德里推出BC 2.0技術的Hi-MO 9 組件,該組件上市剛剛滿月就拿到了GW級訂單,目前還有更多儲備訂單正在洽談中。
日前,基于BC平臺技術,隆基BC組件不僅實現了很好的良品率,同時可以有更高水平的發電功率和單瓦發電收益成本,在客戶實際應用場景中更具增值。從2023年下半年至今,隆基已密集推出Hi-MO X6 Max、Hi-MO 7、Hi-MO X6和Hi-MO 9等多款適合不同應用場景的組件產品。
環境、氣候、天氣、美學等各個維度,隆基努力打造滿足客戶的應用全場景的產品矩陣,持續滿足客戶更細分領域的需求,實現生產端和應用端的高質量同頻發展。鐘寶申透露,未來兩個月,隆基還會陸續推出更多不同場景化的組件產品,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責任編輯:王璐瑤)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