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深入實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全區農村公路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向“好”,“四好農村路”已逐步成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提升群眾出行品質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建好農村路 助力城鄉融合實現新突破
堅持高標準建設,從頂層設計入手,編制《山城區“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和農村公路發展規劃》《山城區紅色旅游公路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緊緊圍繞服務“紅色旅游、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三大主題,投資3000萬元建設紅色旅游公路、環鶴鳴湖觀光線路等精品公路,建設改造農村公路307.208公里,輻射帶動柳江、博龍等畜牧企業發展壯大,脫貧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5%,成功舉辦全國山地自行車邀請賽和“善行山城”馬拉松賽,探索出了一條“公路+旅游、公路+鄉村振興、公路+產業”的振興之路。
管好農村路 發展治理能力實現新突破
堅持“建管護并重、有路必管護、管護必到位”,建立部門聯合、齊抓共管的路產路權保護機制,嚴厲打擊超限超載、侵占路產路權、私搭亂建等違法行為。全面建立區、鎮、村三級“路長制”組織體系,在道路沿線顯著位置安裝路長制公示牌,確保每個路段、環節、部位有人盯、有人管。制定《山城區農村公路愛路護路鄉規民約》,通過墻體條幅、廣播站、走村入戶等宣傳形式,形成濃厚的愛路護路氛圍。開展路域環境整治,新畫道路標線3萬平方米,刷白樹木2.16萬余棵,更換各類警示標識標牌178塊,路域環境大幅提升。
養好農村路 在“暢、安、舒、美”上實現新突破
堅持全方位養護,投資300萬元升級改造中心養護站、購置機械清掃設備,有效推動養護專業化、機械化、安全化水平。精準開發道路養護公益崗位,吸收46名脫貧戶和沿線低收入群眾擔任道路養護工,道路列養率達100%。完成軍鶴線、施小線、石林鎮村道安防工程,完成全區石砌護坡610立方米,進一步提升山區道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水平。以農村公路“一路一檔”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村公路路況自動化檢測,全區農村公路路面自動化檢測率達100%。
運營好農村路 方便群眾出行實現新突破
優化客運服務,開通城鄉客運線路12條、客運車輛74輛,投資200萬元建設石林鎮客運站,建制村通客率達100%,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健全物流體系,整合行政村辦公場所、黨群服務中心、村內便利店等公共設施,在38個行政村設立電商快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實現建制村快遞物流全覆蓋。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轄區運輸資源,形成“城鄉公交+郵政快遞”的客貨郵融合模式,打通農村物流服務“全覆蓋”的最后一公里。
一條條“四好農村路”通村暢鄉,成為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山城區將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助推產業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