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三年的減持轉讓,沈東軍將徹底“告別”萊紳通靈(603900)。
7月16日晚, 被稱為“滬市珠寶第一股”的萊紳通靈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原董事長沈東軍的通知,沈東軍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5.3%的公司股份轉讓給寧波寧聚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寧聚量化多策略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寧波寧聚”)。
就在幾天前,即7月8日晚,沈東軍剛宣布,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減持所持全部萊紳通靈的股份。
創始人擬“清倉式”減持
資料顯示,萊紳通靈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的品牌運營管理、產品設計研發及零售,產品涵蓋了婚嫁、禮贈、收藏、悅己等全場景珠寶業務,公司于2016年11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彼時的實控人是沈東軍。
沈東軍是萊紳通靈的創始人之一,2021年下半年因陷入離婚案而徹底喪失了對萊紳通靈的控制權。自從失去控制權,沈東軍就開始了他的減持之路。
2021年12月1日,沈東軍收到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其離婚訴訟案件做出的二審判決,其持有的萊紳通靈10608.5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16%)將分割給馬峭 5304.2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15.58%)。
萊紳通靈2021年年報顯示,沈東軍以持有5304.29萬股位列公司第二大股東。
2022年1月,沈東軍徹底離開了公司管理層,馬峻代替沈東軍成為萊紳通靈新一屆董事長。
此后,沈東軍開始持續減持萊紳通靈。
2022年,沈東軍減持萊紳通靈679.47萬股,2023年再次減持982.1838萬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沈東軍還持有3642.6362萬股萊紳通靈,但其在上市公司已無具體職務,僅為股東身份。
2024年7月8日晚,萊紳通靈發布公告稱,沈東軍計劃于2024年7月12日開始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減持所持全部股份,此次“清倉式”的減持也代表著沈東軍將徹底“告別”萊紳通靈。
根據萊紳通靈7月16日晚披露的公告顯示,該次減持完成后,沈東軍與寧波寧聚將各持5.3068%萊紳通靈股份。
公告顯示,寧波寧聚成立于2011年8月,執行事務合伙人是浙江寧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寧聚”)。
天眼查顯示,浙江寧聚成立于2010年11月,2014年5月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注冊,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是葛鵬,股權結構是葛鵬、趙玉芝、葉玉蘭、謝葉強分別持股25%。
中國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1月,浙江寧聚的管理規模區間為10-20億元。
按照此次的股權轉讓協議,寧波寧聚將受讓1821.32萬股萊紳通靈,轉讓價款共計7758.8232萬元,每股約合4.26元。
完成后,寧波寧聚將成為萊紳通靈持股5%以上的股東。
近兩年業績連續虧損
盡管在2023年萊紳通靈開辟了歐式金藝“黃金”新賽道,積極拓展黃金品類業務,但是公司業績依舊處于虧損狀態。
Wind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萊紳通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27億元、13.24億元、9.12億元、7.33億元,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6.95%、7.89%、-31.09%、-19.6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0.38億元、-0.40億元、-0.7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1.56%、63.14%、203.34%、99.18%。
2024年一季度,萊紳通靈實現營業收入2.42億元,同比下降3.08%;歸母凈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218.62%,依舊延續2023年的虧損狀態。
對于一季度虧損的原因,萊紳通靈在公告中表示,主要為黃金產品銷售占比提高及綜合毛利率下降所致。
就在7月8日披露的2024 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中,萊紳通靈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000萬元-4300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2900萬元-4200萬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續加大黃金業務拓展力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00%,黃金業務收入占比大幅提高,但黃金業務的毛利率較低,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明顯,未能實現盈利!比R紳通靈在2024年半年報預虧公告中解釋道。
另一個導致業績預虧的原因來自萊紳通靈的“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即“公司非經營性損益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主要為報告期內金價上漲導致黃金租賃業務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所致。 ”
進入7月以來,全球金價的漲勢驚人。Wind數據顯示,當地時間7月16日,倫敦現貨黃金盤中升至2469.74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盤中創下2474.5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
黃金價格的強勢使得沈東軍“清倉式”減持的消息并沒有影響二級市場,7月17日,萊紳通靈開盤即漲停,股價報收5.35元,這是該股連續第二日漲停,公司市值增至18億元左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