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各地區各部門錨定目標,季季接續,有效應對去冬今春雨雪寒潮、春季病蟲害、夏季干熱風、洪澇干旱等不利因素影響,交出了一份“豐收答卷”。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消息,2024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保持穩定,單產有所增加,夏糧產量2995.6億斤,比上年增加72.5億斤,增長2.5%,再創歷史新高。
夏糧是今年收獲的第一季糧食,對全年糧食生產而言,這是首戰。夏糧增產,端牢“中國飯碗”信心更足。
7月24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今年夏糧能夠獲得豐收,主要是穩面積、提單產兩個方面的原因。
面積穩不住,豐收的基礎就沒有。今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3.99億畝,比上年增加6.8萬畝,總體保持穩定。冬小麥是主要的夏糧作物,今年小麥播種面積3.46億畝,增加47.5萬畝,增長0.1%。
糧食增產主要在提單產。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夏糧單產375.2公斤/畝,比上年增加9.0公斤/畝,增長2.5%。其中小麥單產399.1公斤/畝,增加10.0公斤/畝,增長2.6%。
韓俊表示,今年是近5年單產提高幅度最大的,單產的提高對夏糧增產的貢獻率超過90%。
國家統計局發布顯示,多數。▍^、市)夏糧單產增加,其中河南、陜西上年受“爛場雨”影響單產下降,今年實現恢復性增長,單產分別增加28.5公斤/畝和8.3公斤/畝。新疆、山東、江蘇等夏糧主產區單產分別增加7.3公斤/畝、5.4公斤/畝和4.5公斤/畝。
穩產增產還得益于生產條件持續改善。7月24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去年底,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超過10億畝,建成各類田間灌排渠道1000多萬公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2700多萬處,農田抗災減災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實現了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產、無災多增產,為全國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撐。
穩產增產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農業農村部堅持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在增加種植密度、提高播種質量、水肥精準調控、減少產量損失4個方面下功夫,全環節、全過程、全要素挖掘單產潛力。與此同時,今年中央繼續實施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政策。主要是保穗數、攻粒數、增粒重,促進小麥單產提升。
“夏糧實現了開門紅,這是一個好的消息。但是大頭是在秋糧,秋糧占我國糧食總產量的3/4!表n俊指出,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秋糧面積比上年穩中有增,作物長勢也是總體正常的。現在是“七下八上”防汛抗旱的關鍵期,這個時期也是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期。將時刻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一定要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一些,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尤其是要盯緊主產區和重災區。要加快災后農業生產的恢復,組織農業科技人員下沉一線,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同志也要下沉一線,要進村入戶蹲點包片,要精準精細指導服務,奮力奪取秋糧和全年農業的豐收。(中國經濟網 記者楊秀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