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8個月,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個“大算力”芯片近期終于實現流片,但聯合創始人李秀冬卻樂不起來:搞芯片是“馬拉松”,加上錯綜復雜的內外環境影響,資金上“壓力山大”,產品開拓、后續研發都成問題。
就在這當口,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出手”,投資1.5億元股權,不強調短期收益,并提供智力支持。如此,解了企業“燃眉之急”,還帶動社會資本跟進,讓客戶更有信心,迅速打開了市場。
“政府‘耐心資本’的出現,讓我們有了‘耐住性子’的底氣,用持續攻關實現更多突破!崩钚愣f。
“耐心資本”,顧名思義就是“長錢”,不受短期市場波動干擾,專注于長期的項目或投資活動,并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能陪伴硬科技、科學家與創業者“長跑”。
作為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這兩年,北京積極引導國資做“時間的朋友”,給力“從0到1”創新,鍛造“明天的產業”。2023年12月,北京成立4支百億級政府投資基金,瞄準機器人、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和信息產業,緊抓發展變革窗口期,力挺關鍵技術產業化;2024年6月,在先進制造和智能裝備、綠色能源和低碳等領域再設一批基金,累計規模達千億元。
國資如何練就“耐心”?北京打破傳統政府股權投資模式。在架構上,采用“國有+市場”雙管理人,既滿足安全要求,也保證了靈活度;在決策上,政府部門、管理人共同推薦形成“項目庫”,實現產業引導、市場選擇“雙贏”;在管理上,打破以往存續期的限制,按單個項目的投資周期進行滾動管理。
“政府看的是綜合收益的‘大賬’,基金將重點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北本┦薪浶啪忠巹澨幐碧庨L鄒根紅說:“對有利于戰略布局、打通行業堵點的領域,即使周期長、收入低,也要保持定力、耐心持有。”
用好“指揮棒”,讓考核考出正能量、考出高質量。作為投資“操盤手”之一,北京京國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望南介紹,在考核設定中,財政、經信等多部門反復征求意見,給了初期不要求內部收益率(IRR)等很多“包容空間”。
以“耐心”強“信心”,為更多企業、產業賦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截至目前,前4支基金已完成45個項目的投資決策,涉及金額約51.46億元。
記者:王明浩、郭宇靖、陽娜
海報制作:李驍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