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在A股市場估值修復之路一波三折、債券利率總體下行的背景下,兼顧收益和回撤控制的難度增加。在此背景下,以債券打底、通過風險資產的靈活配置增強收益的“固收+”產品,成為當前環境下投資者資產配置的較好選擇。廣發穩睿基金經理王予柯認為,市場依然是復雜的,要盡量降低短期市場情緒的干擾,股債的配置都需要從中期邏輯出發,多做“稱重器”,少做“投票機”,力爭把握住經濟轉型的大方向,尋找結構性機會,增持估值具有吸引力的優質公司。
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部統計,在各“固收+”產品細分品類中,上半年均實現中位水平正收益,如偏債混合型基金的中位收益為1.77%,其最大回撤的中位數是2.28%。根據其統計數據,少數績優產品兼顧了收益彈性和回撤控制,如廣發穩睿六個月持有期上半年的收益率是9.23%,區間最大回撤僅為1.58%。
根據定期報告,廣發穩睿二季度末的股票持倉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21.58%,債券倉位的占比是74.35%。具體來看,A股占基金凈資產的占比為16.40%,主要配置了電力(10.08%)和金融(3.03%);港股持倉占基金凈資產的比例也有13.53%,主要配置兩大行業:公用事業(6.02%)和通訊業務(5.72%),其余還有少量的醫療保健和金融。
“固收+”基金屬于既要收益又要控回撤的產品,基金經理是如何在控制回撤的基礎上實現較好的正收益?王予柯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首先,結合組合的風險收益要求,以及對經濟周期的判斷,決定股債配比;其次,通過橫向對比尋找性價比高的細分資產;第三,利用不同資產之間的負相關性,并通過行業和個股個券的分散力爭降低波動。此外,王予柯看重夏普比率與風險收益比,偏向于左側布局,也會擇機采用國債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對系統性風險進行對沖。
他以今年上半年為例介紹,A股市場延續結構分化,以高股息為代表的大盤價值類資產和以出海產業鏈為主的大盤成長股表現領先。債市方面,超長端和長端利率債表現較好,廣發穩睿在股債配置以及股票行業配置上都維持了“攻守平衡、適度對沖”的杠鈴型策略。
“防守端,以公用事業、長期利率債為主。其中股票部分,對持續上漲的公用事業股票少量止盈;債券部分,隨著市場上漲,小幅降低組合久期,但相較市場同類產品,整體仍然保持了較高久期。進攻端,繼續配置與地產周期關系較弱的行業,并逐步增配從中期角度競爭優勢明確、估值有一定吸引力的公司。”王予柯表示。
在近兩年股票震蕩調整的市場環境中,王予柯采用的“攻守平衡、適度對沖”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19日的過去一年、過去兩年,廣發穩睿A分別取得了9.85%和14.19%的收益率,分別在普通偏債型基金(股票上限不高于30%)中排名第2/344位和第1/328位。
展望下半年,王予柯認為,市場依然是復雜的,要盡量降低短期市場情緒的干擾,股債的配置都需要從中期邏輯出發,多做“稱重器”,少做“投票機”,力爭把握住經濟轉型的大方向,尋找結構性機會。股票方面,考慮到經濟仍處于穩步復蘇階段,股息率是一個可以提供清晰標準的價值尺度,在此基礎上的精選紅利策略帶有經濟逆周期屬性及絕對收益屬性,構成杠鈴策略的防守端。伴隨經濟不斷好轉,可逐步增加質量和成長類股票,構成杠鈴策略的進攻一端。
債券方面,王予柯認為當前債市的主要矛盾在于基本面定價和央行基于匯率等因素綜合考慮的合意定價水平有沖突,預計利率債的走勢存在一定的博弈和反復,需要進一步觀察基本面的運行方向。而信用利差仍處于偏低位置,下階段可能需要利率給出方向才有可能打開信用利差的空間。基于此,穩睿組合整體仍然將以利率債策略為主,后期視利差水平變化考慮套息策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