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8月2日訊(記者 劉小菲)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發布的消息顯示,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書亦燒仙草冷飲店經營過期食品被罰款。
這不是書亦燒仙草門店首次因經營過期食品被處罰。今年2月,漢壽縣書亦燒仙草奶茶高速公路服務區店近日因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麻薯制作奶茶,被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
今年湖北315晚會,曝光了書亦燒仙草武漢廣埠屯門店在操作時違反規定,存在頻繁更改食材效期標簽、使用隔夜食材,甚至用嘴嘗食材來判斷是否“壞了”的現象。隨后,書亦燒仙草發表道歉聲明稱,對于315晚會曝光的書亦燒仙草門店更改食材效期標簽的情況,書亦集團保持高度的關注,已經于第一時間采取了相關解決措施,并開啟了深入調查,加盟門店發生此類問題是我們監管失職造成的,對給大家帶來的負面消費體驗,我們真誠地說一句抱歉。作為以加盟為主的餐飲企業,書亦集團始終將食品安全問題和衛生問題放在首位,此次情況的發生也高度警示了我們在運營管理和食品安全上的不足,辜負了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我們深感自責,感謝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對書亦集團的監督與關注,幫助我們發現問題,我們接受所有的批評和鞭策,在此也懇請媒體對書亦集團的調查和整改行動進行持續的監督,再次真誠致歉。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書亦燒仙草在整個質量內控體系的管理紕漏。整體看,確實存在很多食品企業因操作員工沒有嚴格按照質量內控體系要求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企業食品安全意識的淡薄。
8月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4年上半年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報告指出,上半年,包括書亦燒仙草等在內的新式茶飲品牌“致歉”屢上熱搜榜,食材超過有效期、店員責任意識差、門店管理流程混亂等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是這些品牌被媒體曝光的重要原因。有的品牌以“新鮮現做”為賣點卻無法保障食材的安全性,引來消費者直呼“塌房了”。相關事件中,個別店員“過沒過期靠嘴嘗”“喝了頂多拉肚子”等表態反映出商家對消費者權益的漠視心理,招致消費者反感。
公開資料顯示,書亦燒仙草是2007年成立的新式茶飲連鎖品牌,目前在全國擁有8個分公司、5個辦事處、上千名加盟伙伴。2022年,書亦燒仙草獲得絕味食品、洽洽食品、騰訊投資、知名戰略定位公司特勞特等資方近10億元投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