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云從科技披露公告稱,公司已于8月6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此次會議中,董事會一致通過了《關于終止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并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
對于終止定增的原因,云從科技在公告中解釋稱,自2023年3月31日披露《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以來,公司董事會、管理層與中介機構等積極推進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的各項工作。然而,鑒于近期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對公司實際情況和整體戰略規劃的深入考量,經審慎分析后,公司最終決定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
定增項目戛然而止
回顧此次增發過程,云從科技對此格外重視。此次定增自2023年初開始推進,并于當年4月28日收到上交所受理通知。
在隨后的幾個月里,云從科技分別在5月和8月收到上交所的兩輪問詢函。5月15日收到第一輪問詢函后,云從科技便迅速會同相關中介機構進行了研究和回復,并于7月21日公告了回復文件。8月4日,公司再次收到第二輪問詢函,同樣迅速進行了研究和回復,并于8月24日公告了相關文件。
同年,9月16日,云從科技根據上交所審核意見,進一步補充修訂了審核問詢函回復內容,并披露了《關于云從科技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回復(修訂稿)》等相關文件。2024年4月12日,云從科技召還開股東大會,決定將原股東大會所授權的定增有效期延長至2025年4月17日。
在一個月前,即2024年7月期間,云從科技更換了該定增項目的審計機構大華所,以推進項目實施。據公開信息顯示,此次更換的緣由之一在于大華所因在金通靈(300091)審計報告中的不實記載行為,被監管機構處以暫停證券服務業務六個月的處罰。
公告顯示,云從科技為確保本次面向特定對象的A股股票發行工作順利進行,于2024年7月4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并審議通過了將本次專項審計服務由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的決議。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時公告中,云從科技還表示:”公司根據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相關要求,為確保本次項目的順利進行,公司決定聘任天健為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計機構。本次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是為了繼續順利推進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而做出的決定,天健具備執行證券、期貨業務資格,具備從事財務審計的資質和能力,能夠滿足公司本次專項審計工作要求,本次變更不會對項目順利推進造成負面影響。“
可以看出,在過去的一個月內,云從科技致力于推進其定向增發計劃的籌備工作。然而,僅過一個月的時間,云從科技便作出了重大決策調整,決定撤回其定向增發的申請,這一轉變顯得尤為突然且引人深思。
募資減半仍未成,1元收入4元支出
根據募集說明書所載,云從科技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上限設定為3.11億股,且所有籌集的資金將專項用于“云從‘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的推進。值得注意的是,在云從科技進行定向增發的過程中,其募集資金的規模出現了顯著的縮減現象。然而,即便下調募集金額,公司仍未能成功完成定增計劃。
具體而言,最初的定增預案中,云從科技計劃募集的資金總額為36.35億元。然而,在后續的修訂過程中,該公司決定將募資額度大幅削減至18.52億元,降幅接近一半。盡管面臨上述情況,云從科技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依然保持不變,維持在3.11億股的水平。此舉意味著,相較于原定計劃,定增每股的價格將出現顯著下調。
事實上,云從科技并非首次對其募資計劃進行調整。早在2022年,當公司登陸科創板時,其原定的募資額從37.5億元大幅削減至實際募資的17.28億元。此舉對募投項目的資金安排產生了直接影響。
2023年底,募投項目中的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因首發實際募集資金低于預計募集資金,導致輕舟項目較前期規劃實際投入資金相對不足,被迫宣布延期。
云從科技在募集資金方面頻遇挑戰,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這背后反映出投資者對其持續虧損狀況的擔憂。無論是上市前,還是上市后,云從科技一直面臨著巨額的虧損。在上市兩年后,云從科技再度巨額募集原因之一在于持續虧損,其IPO所籌集的資金與上市后的虧損額度相當。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末,云從科技所呈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虧損高達29.57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2022年成功上市以來,其累計虧損額已達到16.73億元,這一數字與該公司所募集的17.28億元資金規模基本相當。
更為嚴峻的是,今年第一季度,云從科技的營業收入僅為5400萬元,然而其虧損額卻高達1.60億元。這一數據反映出,云從科技在當前的運營中,每實現1元的收入,都需要承擔接近4元的支出。
在此次定向增發過程中,由于云從科技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上交所在兩次問詢中均就其持續經營能力提出疑問。問詢函要求云從科技結合主要業務的行業競爭格局、收入整體及業務結構變化等因素,分析持續虧損是否影響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
在利潤持續呈現虧損狀態下,云從科技的并未顯著增強其獲取訂單的能力,其營收增長遠未達到預期水平。在當前國產大模型興起的背景下,云從科技不僅需應對來自同類型人工智能企業的激烈競爭,還需面對大型設備廠商及互聯網企業加速推進產品人工智能化轉型所帶來的挑戰,整體市場環境中的競爭態勢愈發激烈,云從科技市場份額受到擠壓。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云從科技預計2022-2025年公司的營業收入規模分別為16.82億元、25.01億元、32.27億元和40.11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3.60%。然而,就近期財務狀況分析,即2022年與2023年的實際營業收入數據,云從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26億元和6.28億元,均未能達到其預期收入的三分之一水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