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米其林餐廳開始賣窮鬼套餐#的消息沖上多個平臺熱搜,引發市場關注。
高端餐廳自救
據媒體報道,近日,一則關于人均消費1580元的高端餐廳L‘Atelier 18暫停營業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
今年以來,餐飲行業洗牌加速,上海多家高端餐廳陷入經營困境。南京西路上的KOR Shanghai、巨鹿路里的上海玉芝蘭、Osteria生蠔海鮮餐廳、人均2300元的川菜天花板明路川等接連宣布停業。
紅餐大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里,上海人均客單價在500元以上的餐飲店占餐飲總門店數量的1.35%,約有2700多家。然而到了今年7月,這個數字已經減少了1400多家,門店萎縮過半。
8月19日上午,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登陸美團App發現,高端餐廳L‘Atelier 18目前已經處于暫停營業的狀態。記者多次撥打餐廳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
社交媒體上有博主引述餐廳工作人員稱,“餐廳的老板臨時通知關門,目前還沒有支付離職補償,還有拖欠工資和公積金的問題。”
高端餐飲品牌紛紛尋求自救之路。一些米其林餐廳開始采取套餐降價等吸引消費者。
據媒體統計,比如新榮記推出了398元的“窮鬼套餐”;萊美露滋的套餐在降級基礎上加贈了價值近200元的咖啡氣泡水;均價4400元的EHB則將經典套餐的價格下調了近三分之一,而菜式相差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美團發布了聚焦中高端餐飲的“2024黑珍珠餐廳指南”,這是黑珍珠餐廳指南的第七年發布,其中一線城市出現更多質價比新上榜餐廳成為一大趨勢,比如上海三分之一的新上榜餐廳主打質價比。
今年6月,黑珍珠餐廳指南全球首場“潮汐美食市集”在上海舉行。據悉,這場由15家黑珍珠中餐廳、6家黑珍珠西餐廳攜手帶來的精致美食市集,50元以下(包含50元)美食占比一半。
實際上,黑珍珠餐廳也紛紛通過團購套餐應對市場競爭。截至6月,上海66家黑珍珠餐廳已在美團平臺上推出了超200種團購套餐,相關套餐訂單量月均同比增長3.7倍。
競爭激烈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中國餐飲行業發生了顯著變化。性價比已成為消費者的核心追求,這對高端餐飲產生較大影響。面對這一挑戰,高端餐飲開始轉變經營模式,推出了包括商務套餐、家庭聚餐以及多人團購套餐等,迎合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尋求新的突破。”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
實際上,高端餐飲遇冷的背后是今年以來隨著行業入局者愈發增多,餐飲市場競爭白熱化。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7月,全國餐飲收入4403億元,同比增長3.0%;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217億元,同比下降0.7%。2024年1—7月,全國餐飲收入30647億元,同比增長7.1%;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8418億元,同比增長4.6%。
盡管整體數據向好,但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7月份中國餐飲業表現指數報告》顯示,7月份餐飲業在銷售額和盈利方面面臨挑戰,而用工和客流量方面相對表現樂觀,行業正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當前的變化,并對未來一個月的經營持積極態度。
大量餐廳關閉
從多個一線城市看,餐飲業的壓力逐漸增加。
8月16日,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數據,2024年7月,北京餐飲業實現收入107.1億元,同比下降8.2%。1—7月,北京餐飲業實現收入744.2億元,同比下降4.2%。
據上海統計局數據,1—6月,上海市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725.11億元,下降3.6%。另據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對納統的上海市各餐飲業態進行匯總統計,7月份61家餐飲企業約千家餐飲門店,總營收14.96億,較去年同期下降9.8%,增速較上月繼續下滑2個百分點。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餐飲相關企業新注冊量達到134.7萬家,而注銷、吊銷量達到105.6萬家。
對此,開源證券分析師認為,雖然關閉的餐廳大幅增加,但新增餐企數量仍大于注銷吊銷數量,意味著市場供給仍在持續增加。預計競爭激烈下,餐飲價格戰仍將持續,“主動降價”使得餐飲企業大多進入微利時代。
頭部餐企紛紛降價
不少頭部餐企選擇降價來應對消費市場的激烈競爭。
今年5月中旬,呷哺呷哺對外上線的新菜單顯示,單人套餐及雙人套餐價格全面下調,單人餐均價58元,雙人餐均價130元,平均客單價不超過60元。除了套餐外,其他餐品也迎來不同程度的降價。
此前,呷哺呷哺單人套餐均價65元,雙人套餐均價145元,這意味著呷哺呷哺新菜單套餐均價降幅超10%。
近期,九毛九旗下的慫火鍋也進行了新一輪菜品和價格調整,有門店外貼出公告稱:“鍋底8元起,葷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燜飯6元任吃”,這也被視為慫火鍋官宣降價的一大動作。
對此,九毛九方面回應稱,“慫火鍋廠致力于不斷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為此,我們在今年5月開始對全國門店的餐具擺盤、菜品套餐和價格進行了優化調整。這是慫火鍋廠品牌發展中的一項常規性的重要工作”。
中國烹飪協會此前還指出,今年上半年,餐飲品類競爭激烈,開關店率高,行業經營者面臨壓力增大。餐飲行業出現了收入增長利潤卻不增長的現象。價格戰、同質化競爭和成本壓力的不斷加劇是造成目前餐飲行業“增收不增利”現象的幾大因素。
停止價格戰轉向良性競爭,發展“數字+餐飲”提升價值創造力,增強人才培養力度提升餐飲業整體水平,加大政策支持激發餐飲消費潛能是破除“增收不增利”的關鍵要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