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泰鴻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鴻萬立”)在上交所官網更新了上市申請審核動態,公司對第二輪問詢函進行了回復,收入、期間費用和應收票據均被監管機構二次問詢。
一年多之前,即2023年5月17日,泰鴻萬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獲上交所受理,公司此次擬沖刺上交所主板IPO上市,保薦機構為東方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
此次IPO ,泰鴻萬立擬募集資金11.50億元,將用于4個募投項目,分別是4.04億元的年產360萬套汽車功能件及車身焊接分總成件建設項目(二期)、2.11億元的河北望都汽車沖壓焊接分總成件擴產建設項目、2.21億元的浙江臺州汽車沖壓焊接分總成件擴產建設項目以及3.1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營收凈利增速逐年下降
根據泰鴻萬立招股書顯示,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18日,主營業務為汽車結構件、功能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客戶為整車廠商及部分配套零部件供應商,公司已與T公司、極氪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X公司、廣汽埃安、銀河、SMART等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車整車廠或品牌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并取得項目定點。
2021-2023年,泰鴻萬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11億元、14.78億元和15.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7.66%、46.19%和4.47%;歸母凈利潤為0.83億元、1.26億元和1.6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5.83%、51.81%和27.78%。
泰鴻萬立在回復中認為,公司2021-2023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5.11%,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同期復合增長率21.57%;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8.93%,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復合增長率10.46%。
整體來看,泰鴻萬立近幾年來業績處于持續增長狀態,但是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的增速逐年下降。
在首輪問詢中,上交所專門針對泰鴻萬立的收入進行了問詢,要求公司說明收入的“會計政策、收入增長”的兩大問題。
近日,泰鴻萬立披露的第二輪問詢回復中,上交所再次問詢該公司“關于客戶和收入”的問題,包括“新增及退出的主要客戶名稱、對應的銷售車型及銷售收入、新增及退出原因,新增客戶的銷售收入變動情況”、“各期新獲取的定點及對應實現的報告期各期收入,是否存在新增項目定點獲取數量放緩的情況,報告期收入規模增大而年降金額占比下降的合理性”等。
2022-2023年,泰鴻萬立的新增客戶收入分別約為0.54億元和1.55億元。
分年度來看,2022年,泰鴻萬立的新增客戶包括寧德時代、力帆汽車及其關聯方、海斯坦普汽車組件(昆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斯坦普”)、T公司(上海),其中,來自海斯坦普的銷售收入最高,約為0.46億元;2023年,泰鴻萬立的新增客戶包括零跑汽車有限公司、上海信杰滬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銷售收入最高的依舊是海斯坦普,約為1.02億元。
對此,泰鴻萬立的解釋是公司“深刻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機遇,主動響應汽車電動化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趨勢,積極開拓了上述知名新能源汽車整車廠或品牌的合作關系,為未來業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并“不存在新增實現收入的項目定點數量放緩的情況”,且“收入規模增大的情況下,最大年降金額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具有合理性!
銷售費用率高于同行業公司
2021-2023年,泰鴻萬立的管理費用率和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但是銷售費用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因此,上交所在第二輪問詢中要求泰鴻萬立說明這種情況的合理性,以及“銷售人員、研發人員新增人數與新客戶拓展、研發項目開展的匹配性”。
泰鴻萬立第二輪問詢回復函顯示,2021-2023年,公司銷售人員分別為52人、52人和61人;研發人員分別為94人、124人和155人。同時,公司實現收入超過10萬元的客戶數量分別為20家、22家和26家;研發項目分別為13個、18個和24個。
在二次回復中,泰鴻萬立認為,銷售人員數量與新客戶增加情況、研發人員及研發項目均“變動趨勢保持一致、整體相匹配!
另外,泰鴻萬立2021-2023年的管理費用率分別為3.63%、3.73%和4.10%,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14%、3.35%和3.37%,二者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過去三年的平均數。
但是,唯獨銷售費用率不同,2021-2023年,泰鴻萬立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51%、1.21%和1.26%,而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同期平均數分別為1.32%、1.05%和1.09%。
對此,泰鴻萬立的解釋是“由于銷售費用中職工薪酬費用率及業務招待費用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其中,2021-2023年,泰鴻萬立的業務招待費分別為607.51萬元、730.59萬元和772.80萬元,其主要內容為餐飲類、煙酒類等,支出金額合計占業務招待費金額的比例均超過或接近90%。
對此,泰鴻萬立認為,公司業務規模增長速度較快,產生的業務招待活動數量及費用金額也相對較大;新能源汽車及國產自主品牌廠商推出新品牌、新車型的速度更快,推出新車型數量更多,公司為了緊跟步伐,需更積極地參與相關配套開發、市場拓展工作,相關投入更多;在此過程中,公司需要和全新領域的客戶、項目進行拓展對接,業務招待活動較多!吧鲜鲆蛩鼐C合影響下,發行人銷售費用率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具有合理性!
應收票據遭兩輪問詢
隨著泰鴻萬立的營業收入快速增長,該公司的應收款項也受到重點關注,其中應收票據被上交所兩次問詢。
2021-2023年末,泰鴻萬立的應收票據分別為5397.06萬元、684萬元和1143.50萬元。
在上交所首輪問詢中,泰鴻萬立“應收票據及應收款項融資金額波動較大的原因”成為被問詢的重點,而泰鴻萬立當時的解釋是2021年末應收票據中的銀行承兌匯票金額較大,主要是由于當期末收到客戶背書轉讓的由其他銀行承兌的承兌匯票金額較大、占比上升。
根據上交所第二輪問詢,2020-2022年末,泰鴻萬立收到的信用級別較高銀行承兌的票據金額分別為7008.48萬元、1473.40萬元和3742.68萬元,因此上交所要求泰鴻萬立說明“2020年信用級別較高銀行承兌的票據的開具主體、金額較高的原因!
對此,泰鴻萬立在二次問詢回復中的解釋是,上述票據開具主體對應客戶主要是“長城汽車及其關聯方、吉利集團及其關聯方”,是下游客戶開具的票據或下游客戶收到票據后背書轉讓給公司的。
第二輪問詢回復函顯示,2020年銀行票據貼現利率相對較高、平均年化利率為2.76%,通過銀行質押票據開立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利率相對較低。2021年和2022年銀行貼現利率整體下降,票據貼現平均利率分別為2.56%、1.78%,較2020年有所下降。
因此,泰鴻萬立認為,公司2020年信用級別較高銀行承兌的票據金額較高具有合理性;同時,該公司的保薦機構、會計師也都認為,泰鴻萬立2020年信用級別較高銀行承兌的票據的期末余額較高主要是“受當期銀行貼現利率較高因素影響,發行人向銀行質押部分票據而未進行終止確認所致,具有合理性!
IPO二輪問詢之后,泰鴻萬立與中介機構都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但是能否獲得上交所認可,尚未可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