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國家統計局8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991.7億元,同比增長3.6%,延續恢復態勢,單月利潤增速比6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
數據顯示,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5.93萬億元,同比增長2.9%;發生營業成本64.79萬億元,同比增長3.0%;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40%,同比提高0.04個百分點。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7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穩中有升,主要得益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累計同比降幅收窄。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穩定增長,是利潤持續回暖的前提。從量價角度分析,1~7月工業企業營收累計同比增速持平前值,主要受到PPI價格拖累減小的支撐。
對于7月當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6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認為,基數走低是利潤增速持續改善的重要原因。
據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介紹,1~7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2.8%,大幅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9.2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2.1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近六成,引領作用明顯。從行業看,鋰離子電池制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智能消費設備制造等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5.6%、16.0%、9.2%,為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動力。
同期,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1%,保持穩定增長,為規上工業利潤恢復提供重要支撐。從占比看,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5.1%,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利潤結構不斷優化。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的8個行業中有6個實現增長,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電子等行業在生產快速增長的帶動下,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6.9%、25.1%,自年初以來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也與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利潤高增相互印證。數據顯示,1~7月份,我國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3%。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3%,智能設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4%。同期,高技術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4%,較2023年增速快5.8個百分點,尤其是通信終端設備制造、敏感元件及傳感器制造、顯示器件制造、計算機整機制造、光學儀器制造等行業增速均超20%。
不過,工業企業效益恢復基礎仍需繼續鞏固。于衛寧指出,規上工業企業效益延續平穩恢復態勢,但國內消費需求依然偏弱,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下階段要進一步推動工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增強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
產成品存貨是每月工業經濟效益月度報告發布時各方重點關注的分項指標之一。7月末,規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6.47萬億元,增長5.2%,增速較前值4.7%再次沖高。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當前庫存周期呈現平坦化、跳躍化的新形態,只有需求端政策及時落地發力,如專項債加快發行并能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庫存才有望回落。工業穩增長供給先行,但需求端仍有較大恢復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