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美國第70任財政部長、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名譽聯席主席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展開對話。今年峰會的主題是:應對變化的世界。
在此之前,魯賓與黃益平在外灘金融峰會已有過四次交流。在本次峰會上,圍繞美聯儲貨幣政策、疫情后的經濟復蘇、中美貿易政策、人工智能對經濟增長的促進等問題交換觀點。
去年5月,人們還在討論美國可能會經歷一次溫和的經濟衰退,幾個月后,這種風險在某種程度上被消除。但一個月前,美國股市出現暴跌,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以及國際股市均受波及。人們開始擔心美國的實體經濟是否出了問題。
針對黃益平的提問,魯賓認為這只是一時的市場事件,美國經濟現在的勢頭依然強勁,仍在向前發展,但速度有所放緩,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不大(盡管并非完全不可能),實體經濟仍然表現不錯。“人們經常談論軟著陸,但事實上經濟軟著陸很少能夠實現”。
這繼而引出了備受關注的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問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不久前在杰克遜霍爾會議上發表了高調演講,解釋了美聯儲的想法、思路和政策邏輯,這似乎意味著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看到寬松政策出臺。
針對美聯儲工作節奏的評價,魯賓表示,在疫情結束后,美國出現通脹,當時的處境很困難,通脹卻超出預期。我認為美聯儲的行動有些遲緩,盡管如此,他們還是行動了,而且我認為自那以后他們做得很好。假設我是美聯儲主席,我可能會小幅降息,比如說25個基點,然后我會看看數據再做決定。但具體會怎樣,以上僅作猜測。
有關中美關系,魯賓認為,兩國之間存在著巨大而重要的合作機遇,也存在許多挑戰,合作對兩國都大有裨益,需要認識到有些事情無法達成一致,但把這些問題放在一邊,應在兩國整體合作關系的框架內盡力解決問題。
而人工智能的開發與治理或許會是很好的合作領域。
人工智能潛力巨大,魯賓表示,甚至會有助于解決美國的財政問題,有觀點預計,人工智能可以把美國的經濟增長趨勢從 2% 提高到 2.5%—3%。這會產生真正的財政抵消效果,但同時也存在實際風險。
“人工智能訓練需要巨額資金,中國和美國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我們都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因此,我認為我們兩國將繼續向前邁進,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困難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巨大而復雜的問題。”
魯賓表示:“我認為,美國和中國必須共同努力,能否制定出某種全球性的方法,否則就會相互競爭,會去降低標準,因為都怕把領先優勢拱手讓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