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來,我累計參加各類救援任務一萬多次,救助被困群眾300多人,他們中有火場被困的,有水里溺水的,有建筑倒塌被埋的,各種災情類型的都有。”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一站二級消防長喬巍然說,自己不是全福建省最優(yōu)秀的消防員,但應該是整個福建省出警次數(shù)最多的消防員之一。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一站二級消防長喬巍然。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魏金金/攝
2001年12月,喬巍然加入消防隊伍。他說,這么多年來,自己就干了兩件事,一件滅火救援,另外一件就是帶訓。也許是因為操心勞累,這幾年頭發(fā)一年比一年白。風趣又健談的他說,現(xiàn)在看起來是滿頭烏發(fā),其實是前幾天剛剛?cè)玖祟^發(fā)。
攻堅克難 逆行向險
2020年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的欣佳酒店所在建筑物發(fā)生坍塌事故,整棟7層建筑全部坍塌。面對現(xiàn)場復雜的環(huán)境和大量人員被困的緊急情況,喬巍然帶隊連續(xù)作業(yè)四個晝夜,期間總共睡眠不到10小時,成功搜救出被困群眾11人,其中9人生還。同時,他作為主力攻堅手開辟救援通道,創(chuàng)造出了將被困69小時的群眾成功救出的生命奇跡。
“當時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救人身上,完全沒有饑餓、口渴、犯困的念頭,甚至也沒有時間概念,唯獨只有在發(fā)現(xiàn)人的時候才會留意下時間。”喬巍然說,那會兒想的就是盡自己最大努力,“能多救一個就多救一個”。
喬巍然在火災救援現(xiàn)場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同年8月8日,陳埭鎮(zhèn)西坂村錦后路95號廠房發(fā)生火災。在火災撲救中,面對煙霧毒氣侵害、燃燒物熔滴等復雜情況,喬巍然帶領(lǐng)攻堅組,頂著高溫,縱深推進到建筑頂層,成功營救出5名被困群眾。
喬巍然回憶道,當時燒的是鞋材,許多塑料制品在高溫下直接熔化,像巖漿一樣順著樓梯往下流,順著天花板往下滴。穿過上千度高溫的滴溶液,腳下的樓板都燒裂開了,火焰從裂縫里一直往上躥。當時手還被燙了一個血洞,至今手上仍留有疤痕。救援結(jié)束之后,喬巍然頭上戴的安全頭盔早已被烤變形,塑料融滴凝固在戰(zhàn)斗服上就像穿了厚厚的鎧甲,摳都摳不下來。
23年的消防職業(yè)生涯里,喬巍然始終以“第一時間、第一信息、第一現(xiàn)場、第一處置”為導向,在每一次救援中分秒必爭搶救人民生命財產(chǎn)。他說,感覺只有直面危險才能化解風險,只有這樣才能安心。
勇挑重擔 百煉成鋼
應急救援隨時可能要面對各種極端情況和生死考驗,為了訓練自己對高溫悶熱環(huán)境的耐受力,每到夏天,喬巍然會選擇在經(jīng)過爆嗮的車里長時間靜坐。“你要在這種情況下適應得了,而且還要救人,就不單單是只有精力那么簡單,所以更要提高自己身體機能在這方面的訓練。”喬巍然這樣說道。
喬巍然指導集訓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他不僅時刻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同樣要求每個消防員刻苦訓練、精益求精。作為隊里公認的“金牌教頭”,這些年,喬巍然共擔任支隊8期基層指揮員集訓、6次班干及鐵軍集訓、10次新訓班長和多次比武集訓教員,累計時長達5年零4個月。帶訓過程中,他更是毫無保留,無私傳授消防業(yè)務知識。
作為支隊比武集訓隊伍教練員,他以通俗易懂的教學方式親自演練,對每個動作每個細節(jié)都嚴抓細摳。他說,“我們是逆行者,與危險為伴是我們的使命,要避免這些悲劇的發(fā)生,那就是練。戰(zhàn)斗沒有萬一,只有生死!最嚴格的要求才是最大的愛。”
匠心+創(chuàng)新 做好傳幫帶
有時候,喬巍然也在想,一代代消防員終歸會慢慢老去,但總該留下些什么傳給后面的接力者,“消防行業(yè)也需要做好積累沉淀,做好傳幫帶。作為高級消防員,我們要考慮的是承擔更大的責任,怎么樣把工作的經(jīng)驗、技術(shù)、方法提煉好,讓更多的人受益,這才是我們的發(fā)展方向。我能教出多少徒弟,這些徒弟能不能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救援形勢,在保證完成救援任務的同時讓他們少流血、少犧牲,這是我的本分。”
2022年7月,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英模工作室成立,這是喬巍然與泉州市豐澤區(qū)城東消防救援站負責人、一級消防長歐乾坤共同創(chuàng)建的一個工作團隊,下設(shè)乾坤管理服務隊、巍然救援突擊隊兩支隊伍。工作室團隊吸收了全市隊站標兵、先進典型、技術(shù)能手、業(yè)務骨干等指戰(zhàn)員代表。由喬巍然負責的巍然救援突擊隊主要側(cè)重于圍繞實戰(zhàn)、實訓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課題攻關(guān)、技能培訓,著力于培養(yǎng)一批滅火救援尖刀人才。
喬巍然與隊友業(yè)務交流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喬巍然說,套用“晉江經(jīng)驗”的話,就是要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做好本職工作。以釘釘子精神做好傳幫帶,這既是本分,也是英模工作室成立的初衷。
“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白燈曠照,千里通明。”泉州是慈善的熱土,自古以來,這里的人們就秉持著樂善好施的傳統(tǒng)。每一個重要的救援現(xiàn)場,周邊的群眾都會無償送來干凈的衣物和可口的飯菜,以及消防員可能需要的各種日用品。
喬巍然說,消防工作是一份特別有愛、特別貼近群眾的工作。自2001年來到泉州,他已經(jīng)在這里生活了23年的時間。在泉州這座城市,消防發(fā)揮的作用,老百姓的體會最真切,他也能深切感受到當?shù)厝罕妼τ谙拦ぷ鞯闹С趾完P(guān)心,“救援過程中,有的隊員累了,吃了點東西坐在路邊的草坪上短暫休息,有時候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只要是睡著了,等他醒的時候,一定會發(fā)現(xiàn)有人悄悄為他蓋上了被子。”
也正因此,喬巍然和他的隊員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與日俱增。每一次警鈴響起,每一次沖進火場,都是他們對這座城市和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們的深情回應。無論何時何地,危急時刻,他們都會沖鋒在前,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寧靜與美好。(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魏金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wǎng)無關(guān)。和訊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