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1—7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金額達到227億元。預計到年底,各地將實現個人賬戶省內共濟,明年起將探索推動跨省共濟,并且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有望從5種增加到10種。
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將增加慢阻肺病等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一項系統工程,去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據測算,2023年跨省住院直接結算率超過80%,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目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
“為了滿足群眾對更加便捷的異地就醫的需求,我們計劃在原有5種(實行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病種基礎上再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肝炎、冠心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5個病種。”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顏清輝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記者注意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稱“慢阻肺病”,是以一種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近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持續關注慢阻肺病防治議題。2018年發布的“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顯示,我國慢阻肺病患病人數約1億人,農村人口患病率顯著高于城市人口。專家曾用“三高三低”,即“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經濟負擔”,以及“低知曉率”、“低診斷率”和“低規范率”來概括慢阻肺病防控現狀。如果落地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將有利于減輕病患疾病負擔。
顏清輝還透露,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全國每個區縣都將至少有一家醫療機構能夠提供新增病種的跨省直接結算。
明年起將探索推動個人醫保賬戶跨省共濟
顏清輝還介紹了推進跨省共濟賬戶的安排。據悉,今年1-7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金額達到227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各地將實現個人賬戶的省內共濟,明年起將探索推動跨省共濟。
醫保共濟賬戶制度的建立使得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從“個人獨享”變為“家人共享”。職工醫保只需要在線上申請并綁定父母、子女、配偶以及其他近親屬,醫保的個人賬戶就能夠共用。
此外,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介紹,近期按病組和病種分值付費2.0版分組方案出臺,進一步優化了醫保按病種、按病組付費的技術標準和配套政策。比如在特例單議方面,對患者因住院時間長、醫療費用高、新藥耗新技術使用比較多、病情復雜的危重癥等特殊病例,文件明確了醫療機構可以自主申報、一例一議,醫保部門重新審核,和醫療機構雙方協商調整付費標準,更好滿足臨床治療和用藥需求,同時也免除高額醫療費用患者看病就醫的后顧之憂。
將進一步完善藥品目錄調整機制
發布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介紹了醫保藥品目錄目前的整體保障情況和下一步計劃。
李滔介紹,國家醫保局成立6年來,累計新調入藥品744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的數量從2017年的2535種增加到現在的3088種。同時,目錄內藥品的質量也顯著提升,特別是在腫瘤、罕見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一些慢病等治療領域,很多新機制、新靶點的藥物被納入,實現了藥品保障范圍與臨床用藥需求更高程度的匹配。
“談判藥品已經惠及參保患者7.2億人次,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等多重因素,累計為群眾減負超過了7000億元。”李滔說,國家醫保局還加強激勵引導,推動醫藥產業走上了創新發展之路。近年來,很多創新藥當年獲批、當年納入醫保。
李滔表示,國家醫保局將進一步完善藥品目錄調整機制,在始終堅持保基本的原則下,努力將更多更好更新的藥品納入醫保目錄,著力研究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拓寬更多創新藥支付渠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