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餅”又稱爛面餅,是一種源于江蘇鎮江東鄉的特色民間面食小吃。據傳宋代就有“白玉餅”,一代文豪蘇軾在品嘗后,以“此餅送與蟠桃會,神仙取餅不取桃”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對這種民間面食的喜愛。勤勞的東鄉人民用世代相傳的獨門烙餅技法,成就了東鄉菜餅子美食,制作技藝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道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面點,“白玉餅”形狀渾圓寓意著幸福團圓,在鎮江東鄉人眼里是人見人愛的大眾美食。特別是每到八月中秋,東鄉處處便聞“拍”餅聲,以此慶祝中秋佳節。
農歷八月又遇上九月“個體工商戶服務月”,為著力解決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個體工商戶發展質量,也為積極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國家稅務總局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開展上門送政策服務活動,做好非遺傳承的“守護者”和政策“宣傳員”,以更優質的服務讓鄉村文化傳承和發展煥發新活力。
和面、稱重、包餡、拍餅。走進位于鎮江經開區大路鎮的彩云菜餅店內,就能看到這一番熱鬧景象。店主許彩云表示,菜餅的餡料都是選取當地當季的青菜、莧菜、薺菜等新鮮蔬菜,輔加豬肉或油渣,葷素搭配。菜餡碧綠如茵,經油鍋烙過的面皮薄如蟬翼,外脆里軟,令人垂涎欲滴。
“這家店已經經營5年了,家里人在一起制作菜餅,也是希望可以把這項手藝傳承下去”許彩云說,“現在國家的稅收政策好,也讓我們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每次有新政策出臺,稅務部門總會第一時間進行輔導,還主動提供納稅申報提醒、個稅經營所得匯算提示等服務,真是快捷又方便,特別感謝!”
為助力地方特色傳統美食更好傳承發展,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從細節著眼,針對東鄉菜餅經營者多是個體工商戶的特點,將個性化稅費服務融入個體工商戶的日常經營中,及時回應納稅人的涉稅訴求。通過上門服務、線上答疑等方式,稅務人員送出涉稅事項溫馨提示、稅費優惠政策手冊及新版電子稅務局登錄簡介等大“禮包”,為納稅人耐心講解涉稅易錯點、政策更新點,幫助經營者搶抓節日商機,讓白玉餅更添香鮮“稅滋味”。
“白玉餅”的經營發展不僅關系著從業者的生計,更承載著東鄉人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對穿傳統文化技藝的堅守。隨著中秋、國慶消費市場迎來一波小高潮,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將持續深入企業問需問計,精準推送稅惠紅利,持續加強涉稅服務,在需求響應、政策落實上精準發力,在助力非遺美食發揚光大中貢獻稅務力量,護航個體經濟行穩健康發展。(池欣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