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群眾識假防騙能力,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平安鄉村建設,在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的指導下,日前,黔江區公安局經偵支隊聯合馮家派出所采取走村入寨、院壩會的形式,開展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活動。
“面對面”交流,為鄉村振興注入公安力量。
“我們社區位于阿蓬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帶核心區域,愛莉絲莊園等主題園區讓鄉村旅游集群式發展,引來大量客源。”馮家街道中壩社區黨總支書記鐘亮介紹,近年來,社區大力發展生態漁業、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讓當地村民的凝聚力、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為鄉村振興凝心鑄魂。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將充分發揮公安職能,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經偵支隊副支隊長伍泉霖收集社區干部意見建議,普及宣傳農戶在采購、種植、銷售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合同詐騙、非法集資以及電信網絡詐騙等的防范知識。
“隨著種植、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農戶、經銷商之間對于涉及新品種種植、銷售授權等法律專業內容不熟悉、溝通不到位等問題逐漸顯現。”經偵支隊民警向馮家社區黨總支、社區民警詳細了解該地產業發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就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規劃進行了交流,并表示將圍繞種業振興發展,充分發揮警種優勢,為農戶和企業提供集服務、打擊犯罪、宣防為一體的警務服務。
“肩并肩”護航,防范經濟犯罪法律知識走進田間地頭。
為延伸防范傳銷宣傳觸角,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意識,經偵支隊將防范傳銷宣傳活動以“院壩會”的形式送到基層,送到農村,送到群眾家門口。
“新形勢下傳銷方式迷惑性增強,但是無論是老一套的‘上大課’,還是模仿‘微商’的網絡新模式,本質都不會變,就是‘拉人騙錢’!”“非法傳銷活動危害大,如果您發現身邊存在傳銷違法犯罪活動,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院壩會上,伍泉霖采取“面對面”交流、“點對點”解答、“肩并肩”護航的方式與中壩社區村民親切交談。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講解“什么是傳銷”“傳銷的危害性”“傳銷的慣用欺騙手段和運行模式”等,切實提高了人民群眾識別傳銷和防范傳銷的能力。
針對群眾咨詢較多的遇到假幣如何處置、集資建設養老院是否合法等具體問題,民警結合相關規定,一一做出了解答。
此外,馮家派出所民警還通過典型案例深入細致地向群眾講解投資傳銷、消費傳銷、游戲傳銷、旅游傳銷等常見手法,提醒大家遇到“利益”多想“風險”,不相信、不貪婪、不參與,發現傳銷立即撥打“110”或“12315”舉報。
“點對點”解答,防范經濟犯罪法律知識走進群眾心頭。
“原來經濟詐騙、經濟陷阱可能發生在自己身邊,謝謝你們幫我普及了這方面防范知識。”村民王大媽說道。
“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貪圖小利,而把自己辛苦積攢下來的錢打水漂。”在群眾家中,民警提醒老人要提高防范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思想不能有,踏踏實實生活工作就不會被騙,我發現了一定會舉報。”面對民警的“家訪”,劉大爺與其孫子連連點頭。
民警走街串巷,訪問了30余戶村民,聽取政法信訪工作意見建議,評價期待和相關訴求,了解家庭成員思想動態,排查家庭矛盾糾紛等情況,摸排非法集資和傳銷、網絡賭博等線索,發放防范非法集資和反傳銷、網絡賭博等宣傳材料,向老年群體宣傳防范養老詐騙相關知識,引導廣大群眾學法用法,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此次“進鄉村”宣傳活動共發放防范非法集資、非法傳銷的相關法律法規宣傳資料400余份,進一步筑牢了村民防范和抵御各類經濟犯罪的風險防線。(許小東 羅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