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首次實現月度滲透率超50%,迎來關鍵節點。8月,這一增長勢頭延續。根據乘聯會9月9日公布的8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8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再度攀升,達到53.9%;零售月銷量今年首度突破了百萬輛,達到102.7萬輛,同比增長43.2%,環比增長17.0%。2024年1-8月,新能源車零售601.6萬輛,同比增長35.3%。
隨著中國車企在技術、品牌、服務等方面的快速發展,以及對本土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電動化削弱了曾經燃油車的技術壁壘。這一趨勢,在近期各大主流上市車企披露的2024年半年報表露無疑。
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營業收入增長超8%,凈利潤更是增長超20%。中國主流車企中,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賽力斯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而合資車企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業績出現下滑。
具體到單車利潤上,據易車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主流車企單車利潤排行榜,在國內主流上市車企中,單車利潤排名前十的依次為長城、吉利、理想、比亞迪、賽力斯、江鈴汽車、北汽集團、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廣汽集團。
比亞迪雖然凈利潤與銷量均穩坐榜首,但在單車利潤上,僅位列第四位,約8500元,低于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比亞迪的凈利潤總額和單車利潤之所以出現反差,恰恰是因為比亞迪在企業高質量發展與消費者普惠中已經實現平衡,進入良性循環期。其中,“技術平權”的產品理念功不可沒。
所謂“技術平權”,顧名思義,即讓消費者用相對較少的費用,體驗到更好的技術。要想做到“技術平權”,核心在于掌握先進的核心技術,這恰恰是比亞迪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研發投入遠高于同期凈利潤,是比亞迪對技術研發高度重視的另一印證。如果用研發投入與凈利潤進行對比,在過去的14年(2011年至今),比亞迪有13年都是研發投入高于凈利潤,有時候甚至是同期凈利潤的幾倍。按照目前的勢頭估算,比亞迪2024年全年研發投入有望達到500億量級。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整個A股市場來看,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首次登上研發費用榜單第一,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成為名副其實的“研發之王”。
從今年年初的“電比油低”,到年中的第五代DM技術,比亞迪通過自身垂直整合戰略下的技術創新,不斷帶動產品設計的優化,使得其產品在企業整體利潤、市場規模、產品價格三者之間找到了穩定的平衡點,從而不斷推動企業長期處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狀態。
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自主品牌發展勢頭依然迅猛,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63.4%,創歷史新高,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打破了傳統中國汽車市場合資暴利壟斷的格局。在這背后,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是自主品牌銷量快速攀升的重要原因。
比亞迪在2024年半年報中預判,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繼續保持強勁快速的增長態勢,滲透率有望再度突破。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