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風送爽,萬眾矚目的中國網球公開賽(中網)在北京國家網球中心拉開帷幕。作為亞洲級別最高、最具影響力的網球賽事之一,中網不僅匯聚了全球頂尖網球選手的巔峰對決,更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豐富多彩的官方活動,成為球迷們年度不可錯過的體育盛宴。
門票銷售火爆 決賽一票難求
開賽前三天,多場活動引爆關注,觀賽人數是去年同期的約2倍。9月23日至24日,“中網開放日”吸引了大批球迷到場。包括鄭欽文、薩巴倫卡在內的多位球員等參與到鉆石球場的“球星訓練觀摩活動”,并與現場球迷合影互動。兩場抽簽儀式也給球迷帶來了極大驚喜,大坂直美與辛納先后作為神秘嘉賓亮相,見證了女單與男單正賽簽表的誕生。
隨著賽事不斷推進,比賽也將越來越精彩。截至9月26日,中網門票銷售收入是去年同期的 2 倍。男單和女單決賽門票最為搶手,目前一票難求。9月28日、10月1日、10月2日蓮花球場的門票同樣被搶購一空。
每年中網,球員們最感興趣的活動就是打卡北京經典地標,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今年中網球員酒會的地點,就獨具匠心地選在了紅墻黛瓦的郡王府,不但以中式古建筑為場景,還有糖畫、漆扇等非遺項目可以體驗,讓大家沉浸式地感受到了中華美學的雅風盛集。
而在球員酒會前,球員們就來到了北京各個景點觀光打卡,盡情享受秋日北京的燦爛之美。大坂直美、高芙、普汀塞娃就紛紛登上了長城,感受當今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雄偉壯美。巴多薩則來到了中山公園,欣賞中國傳統園林之優美,還“穿越時空”和格格們合影留念。
阿爾卡拉斯和高芙就來到了故宮,他們還身著中國古代華服,感受紫禁城橫跨數百年的永恒魅力。19年前,阿爾卡拉斯的教練費雷羅也在故宮留下了足跡,成為中網歷史上的經典畫面之一,今年重走師傅當年路的阿爾卡拉斯也非常興奮,“能在比賽開始前體驗一點中國的文化讓我非常開心。這次能參觀故宮真的非常棒。”
也不是所有人都熱衷于逛景點,今年美網女單四強納瓦羅就走進了普通社區,不但在街頭拍照,還和北京大媽們一起晨練、打乒乓球,非常接地氣。
而像薩巴倫卡這樣多次參賽的球員,對中國的喜愛早已溢于言表“我真的很喜歡中國炒飯,我記得我在這里被稱為“中國女兒”,中國給我帶來了很多好運。在中國經歷了很多美好時刻,我真的很喜歡在中國比賽,在這里總是會有美好的回憶。”
球員陣容強大 中國球員人數創新高
今年中網共有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380名運動員參賽。女單方面,2024澳網和美網冠軍薩巴倫卡、2024溫網冠軍克雷吉茨科娃、2023美網冠軍高芙領銜參賽;男子方面,由包攬今年四大滿貫的辛納和阿爾卡拉斯領銜,還有梅德韋杰夫、瓦林卡兩位大滿貫冠軍參賽。今年中國球員的參賽人數創造歷年之最,巴黎奧運會女單金牌得主鄭欽文領銜14位中國金花,男單方面剛剛奪得職業生涯首冠的商竣程和一哥張之臻直接入圍正賽,布云朝克特和周意兩位小將持外卡出戰。
今年是奧運年,密集的奧運賽程確實讓很多球員身心俱疲,身體的傷勢更是讓他們不得不做出退賽的決定。對于衛冕冠軍斯瓦泰克來說,她去年首次參加中網就奪冠是非常美好的回憶,中網冠軍更是她去年下半年狀態回暖的轉折點,所以她表示不能來北京衛冕非常遺憾,也期待在明年和大家見面。
交通出行無憂 地鐵適時延長運營時間
中網為自駕前來的球迷提供超貼心的導航指引,球迷朋友們在「高德地圖」App搜索“中國網球公開賽”,即可獲取最佳前往路線,精準導航至國家網球中心周邊的公共停車場。賽會在遠端停車場設置了免費擺渡車,首站設置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北辰薈。
搭乘公共交通的觀眾除了可以搭乘8號線直達林萃橋,特別開通的兩條定制公交線路也將大大節約通行時間。地鐵8號線也會根據每日比賽的結束時間,適當延長運行時間,確保觀眾來得了,回得去。對夜場觀眾簡直太友好。
觀眾服務體驗提升 美食活動豐富
觀眾服務體驗的亮點也不少,其中之一是設置在西一門和南門的主觀眾服務中心,這里將提供包括賽事咨詢、票務服務、公共信息、失物招領、醫療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
從主觀眾服務中心向前數十米,觀眾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地面標識,并通過圖標指引找到鉆石球場、蓮花球場比賽球場,以及餐飲區、商業區等公共服務設施位置。此外,在園區的關鍵路口和交叉點處設置了標識牌、地貼等多種指引設施,方便觀眾快速到達目的地。
中網小程序的上線也給球迷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小程序具備發布實時賽事信息、AR導航、活動預約、美食預定等功能,成為球迷的貼心小助手。園區內的無人駕駛自動販賣機,只需通過手機掃碼,即可快速購買到所需商品,大大節省了球迷的時間。
中網為球迷們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賽場內,29家餐飲品牌的64個美食點位形成餐飲樓、西廣場、中央通道和紅土花園四大餐飲區域,提供來自中、西、亞洲等地的多樣美食,滿足球迷們的味蕾需求。此外,“呦呦映月市集”將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45個獨立設計師/主理人品牌將帶來非遺傳承、原創設計、匠心手作等精彩內容,讓球迷在享受網球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