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前街有一處水表井大敞著,這條街還是村民出行主路,很多孩子在這兒玩耍,尤其夜間人們通過頻繁,安全隱患很大,希望能幫忙解決!”最近,借助冀州區巡察組的力量,碼頭李鎮北顧城村民心里的“大疙瘩”得到了解決。
而這正是巡察組在鄉鎮、村巡察過程中探索運用新路徑、新做法取得的有力實效。
“之前巡察干部多為區級干部,有鄉鎮、村基層工作經驗的不多,和老百姓說話偏‘書生氣’,老百姓聽著費勁,也就不愿主動和我們溝通問題。”巡察組組長表示。
為了解決和百姓溝通困難的問題,今年以來,巡察組在鄉鎮、村巡察中注重強化隊伍、創新方法、拓寬宣傳,探索運用了一批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有效做法,著力發現并推動解決制約村級發展的瓶頸問題,以高質量村級巡察為和美鄉村建設保駕護航。
加強隊伍建設。為了能更好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在抽調村級巡察人員時,巡察組注重選用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干部。駐村巡察時,組員深入村居院落、田間地頭、農戶家中,用樸實直白的農村語言和群眾交流,讓群眾清楚了解村級巡察的目的、內容和方法。采用“一線工作法”,使巡察人員能夠與村民打成一片,確保巡察發現問題更接地氣。
創新巡察方式。結合實際,遵循精簡高效原則,簡化流程,快進快出。同時,根據各村情況,分類施策,堅持因村施策,重點分為村情復雜、經濟優越、發展落后、一般村等進行分類施策,充分運用“12+N”方法開展工作,做到把有限時間用在刀刃上,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反饋及時解決。
拓寬宣傳渠道。充分利用農村微信群、黨員群、大喇叭等多種宣傳方式,廣泛宣傳巡察工作方針、內容范圍、工作動態。同時,制作陳列展板、設立舉報箱、設置宣傳專欄等,確保村內群眾人人知曉。這種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方式,使得群眾知曉率大幅度提高,信訪件接收數量明顯增多。
今年以來,冀州區委巡察辦通過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巡察方法、拓寬宣傳渠道等舉措,重點圍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民生領域痛點難點、掃黑除惡等內容,繪制出下村走訪工作流程圖,列出“下村必看問題清單”,牽穩對村級巡察“牛鼻子”。目前,巡察組入駐的30個村共發現650余個問題,移交問題線索8件。同時,堅持邊巡邊改,根據對村巡察發現共性問題和典型問題,在全區組織開展燃氣安全等5個專項整治行動,其他村舉一反三、全面排查,為推動農村基層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王琦瑋 李立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