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三次專題推進會。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宏志在會上表示,改革總體進度符合預期,下一步要聚焦重點難點,突出抓好五個“進一步”,全力推進改革重點難點任務取得新突破。從會上的安排部署看,國資國企布局優化調整力度將持續加大。國務院國資委提出,要圍繞新技術、新領域、新賽道開展更多高質量并購。到2025年,國有企業必須普遍推行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
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自2023年啟動,目前已經進入下半場。王宏志表示,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與各地、各中央企業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舉措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根據各單位工作臺賬,總體進度符合預期。
在加強科技創新方面,國有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強化,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優化,創新要素投入進一步增加,涌現出一大批創新成果,不少是大國重器,沖破了“卡脖子”技術制約;在構建產業體系方面,堅持兩端發力,中央企業深入實施煥新行動、啟航行動,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下稱“戰新產業”),實現多點突破;在服務國家安全方面,支撐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動態優化,公司治理更加健全,董事會作用及董事履職能力總體明顯提升,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繼續深化,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更深更廣覆蓋。
王宏志指出,接下來要突出抓好五個“進一步”。即進一步完善企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布局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公司治理,進一步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國資國企管理監督體制機制。
本次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瞄準兩大“核心”——“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這都離不開國資國企布局優化調整。
王宏志談到,要持續加大國資國企布局優化調整力度。推動戰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鏈長作用,積極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突出主責主業、做強實業,加大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等。
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國有企業各級負責人薪酬、津貼補貼等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
王宏志表示,進一步完善國資國企管理監督體制機制,要強化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監管,著力提升監管水平。
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如何真正落實創新包容機制受到關注。王宏志提出,要推動盡職合規免責取得新進展。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進一步細化在履職盡責前提下免予追責的具體情形和適用條件。可考慮以科技創新作為切入點,強化創新包容,對創新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即使只證明此路不通,也應予以肯定。
收入分配機制則要在“精準”“規范”上下功夫。要強化正向激勵,推動各項科技創新激勵措施落實落地。要加強兜底保障,薪酬分配進一步向基層苦臟險累一線崗位傾斜。要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國有企業各級負責人薪酬、津貼補貼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