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9日訊(記者 宋雅靜)2024年9月28日,“國創數字經濟論壇暨數字經濟研究院成立儀式”在京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李麗、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以下簡稱國創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博永、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敖然、中央網信辦數據中心副主任王志成、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任付京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鵬、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呂本富、執行院長程月輝、專家委主任劉九如,以及來自阿里集團、騰訊科技、華為、百度、用友、金蝶等著名數字技術企業的高管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120多人參加了會議。
鄭緯民院士與王博永副會長為研究院揭牌,李麗、付京波、王志勤、王金平等領導,以及數字經濟研究院管理團隊呂本富、程月輝、劉九如、鄧作平見證揭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國創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博永首先為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揭牌。隨后王博永代表主辦方致辭時介紹,國創會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一級法人社團,匯聚了一批知名理論家、科學家、外交家、教育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核心使命是開展國內國際重大戰略問題研究,為國家宏觀決策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詢服務。自成立以來,國創會開展了一系列有關中國國際戰略、大國戰略、周邊戰略、創新與發展戰略、網絡戰略、能源戰略、社會治理戰略等重大課題研究,向政府高層提出了多項重要政策建議。國創會成立數字經濟研究院,是為了更好地從國家戰略落地到產業發展,廣泛聯絡產業企業、促進產業國際合作的創新探索。研究院將基于“領域高端專業智庫、產業創新交流平臺”的發展定位,努力培育成為積極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把握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機遇,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專業性研究咨詢機構。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博永致辭。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也在會上致辭。他認為,當前,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挑戰和問題,如數據安全、數字鴻溝、產業融合等。國創會成立數字經濟研究院正當其時,通過研究院聯絡各界專家學者,跟蹤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加強交流研討,及時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并參與相關標準制定和宣貫,為產業行業提供咨詢服務,必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促進作用。中國信息協會愿意與國創會及其數字經濟研究院加強合作,共同設立數字經濟研究項目,聯合舉辦數字經濟論壇、研討會等活動,共享研究成果和經驗,攜手合作,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研究咨詢服務。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致辭。
隨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創會副會長兼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呂本富兩位專家做了主題發言。
鄭緯民院士認為,當前數字經濟的熱點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熱點是大模型的訓練與應用。在算力卡受到國外打壓制約的情況下,國產智算系統要盡快建立自己的生態體系。他強調,關注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要注意考慮好五個問題:一是半精度運算性能與雙精度運算性能的平衡;二是網絡平衡設計;三是內存平衡設計;四是IO子系統平衡設計;五是國產AI芯片系統要做好編程框架、并行加速等10個生態軟件的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院士做主題演講。
呂本富教授在演講中強調,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或者叫數實融合,有4個模式:第一個模式是平臺賦能,即將頭部企業和數字化平臺的融合,比如制造業的頭部企業,有可能發展成為數字平臺,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數據支撐和智能支撐;第二個模式是供應鏈賦能,供應鏈的融合重點在于定制化和規模經濟的結合,如果沒有數據是做不到這一點的;第三個模式是新實體經濟,就是硬件規模化,服務可編程;第四個模式是消費方面的融合,越是比較靠近大眾定位的、單價不是特別高的產品,就越來越受歡迎。近年,在數據和流程支撐下,很多消費爆品突然火起來,就是因為有充分的數據支撐促進消費。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呂本富做主題演講。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數字經濟專委會理事長、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專家委主任劉九如主持會議,他詳細介紹了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成立的背景與意義,業務定位與工作方向,以及近期的重點工作。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數字經濟專委會理事長、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專家委主任劉九如主持會議,并介紹研究院工作構想。
劉九如介紹,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的發展定位是培育和打造“領域高端專業智庫、產業創新交流平臺”,主要圍繞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相關產業規劃,廣泛聯絡“政、產、學、研、用”等機構,搭建數字經濟研究咨詢平臺和聯絡行業的橋梁紐帶,積極跟蹤國內外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加強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研究,圍繞數字經濟實踐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推動新型工業化、數字技術引領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等熱點話題展開交流研討,并積極承接國家相關部門、各省市及行業企業研究課題,形成研究成果,發表指數報告,為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為產業行業提供咨詢服務。
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程月輝與先進制造商學院院長姜延賓、中信聯秘書長周劍、湖南數字經濟促進會會長黃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會議期間,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程月輝還與先進制造商學院、中關村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湖南省數字經濟促進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先進制造商學院與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將側重圍繞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展開深入合作;中信聯與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將側重圍繞數字化轉型系列標準的完善、起草、貫標等工作開展深入合作;湖南數字經濟促進會與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將側重在長江經濟帶數字產業集群規劃、數字化人才培訓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參會重要嘉賓合影留念。
會議結束后,國創會數字經濟研究院專家委主任劉九如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健全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從“數實融合”改為“實數融合”,這是對我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模式的一次重大創新,也是對現有主流經濟理論的一次重要拓展;進一步突顯實體經濟依然是主體,要主動接納和應用數字經濟要素,數字技術、數據資源要對實體經濟賦能。這其中有很多新的問題需要研究、新的模式需要探索;加強對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的研究,把握數據作為經濟發展核心要素的深刻含義,切實理清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的發展機理,構建數據資產相關制度,以及推進實數融合的相關標準、規則等,具有迫切而深遠的意義,基于此,國創會成立數字經濟研究院正當其時。通過研究院整合資源,強化合作,聯絡各界專家學者,跟蹤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加強交流研討,及時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并參與相關標準制定和宣貫,為產業行業提供咨詢服務,必將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促進作用。我們有信心將研究院真正打造成為“領域高端專業智庫、產業創新交流平臺”。
(責任編輯:王炬鵬)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