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經濟逐步回暖,金融市場逐漸向多元化與細分化方向加速,資產證券化作為融資領域的重要工具,在盤活存量資產、激發市場活力方面展現出巨大動能,資產證券化行業在市場中逐步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在此背景下,財視中國于2024年9月25日在北京隆重舉辦“第十屆結構性融資與資產證券化論壇”。本屆論壇得到了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天津市租賃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合作機構西部證券、北京一方保理、中核融資租賃、上海城投控股(600649)、華能貴誠信托、金谷信托、青岸投資、信達證券、長江證券(000783)資管、紫薇星石,媒體合作伙伴和訊網、英為財情Investing、財經頭條、中金在線、萬聯網、投資界、大眾財經網。本次論壇匯聚了來自銀行信貸、消費金融、不動產與REITs、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領域的頂尖專家與行業精英,圍繞資產證券化的最新趨勢、產品創新、風險管理與合規發展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9月25日上午九時,主論壇“服務實體經濟,強化風險管理”正式啟幕。財視中國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楊奕為本次論壇開幕致辭。楊奕指出,盡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資產證券化市場依然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特別是綠色ABS和消費金融類ABS等細分領域表現亮眼,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項政策和監管條例的推出也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動資產證券化行業高質量發展鋪平了道路。
財視中國成立于2011年,今年是財視中國在中國金融資管行業的第十三個年頭,同時也是“結構性融資與資產證券化論壇”的第一個十年。除了關注資產證券化領域之外,財視中國同時也深耕于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其他細分領域。楊奕表示,第十屆結構性融資與資產證券化論壇的召開,旨在匯聚行業同仁,共同深化結構性融資和資產證券化市場理解,把握全球資本市場新機遇,攜手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財視中國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 楊奕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張宇圍繞“從何而來,向何處去——近期宏觀研究和梳理”這一主題,深入剖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他首先指出,中國過去四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堪稱奇跡,這一奇跡的根源除了持續不斷的資本積累和勞動力轉移以外,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已成為核心。通過對比其他東亞經濟體及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軌跡,張宇強調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獨特性和持續性。
在宏觀層面,張宇探討了自由市場與政府干預的平衡問題,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自由市場的某些缺陷如創新激勵不足和再分配問題日益凸顯,但政府政策的信息搜尋問題仍然關鍵。他提到,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其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資本主義的認知,強調了政府與市場的協同作用。
針對房地產市場,張宇指出其過去十年的波動及與生育率、經濟之間的關聯,指出了房地產市場結構性問題的存在及新市民住房需求的解決方案。他強調,建立有清晰上升路徑的二元住房市場,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關鍵。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 張宇
信達證券金融產品部總經理任杰發表了主題為“全球視野下的境外ABS投資:機遇、挑戰與策略解析”的演講。在全球化背景下,境外ABS投資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選擇,激活了全球金融市場,為全球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機遇。數據表示,境外ABS市場上半年資產規模有明顯增長。任杰強調,“這就是為什么放眼看世界的原因”,境外ABS投資大有可為。隨后,任杰詳細介紹了境外ABS中MBS、CMO、CLO三類資產證券化產品,特別是它們的特點、風險及投資價值。任杰認為,境外ABS在現金流回報、風險分散、固定收益、多樣化投資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為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在策略方面,任杰建議投資者應把握利率和通脹變動,靈活調整投資策略,關注全球經濟放緩形勢下的分散化投資,并關注新興市場及境內基礎資產新趨勢,例如五篇大文章對應的科技、綠色、養老、普惠等領域。同時,他強調審慎的風險管理,尤其是高風險類ABS投資的投后管理,以確保投資安全并獲得預期收益。
信達證券金融產品部總經理 任杰
在“資產證券化產品稀缺性及投資觀點”投資人圓桌中,信銀理財鮑珊君指出,ABS與普通信用債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基于基礎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作為償付支持,所以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底層資產價值重估對市場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與房地產和經濟密切相關的資產。面對這一變化,發行人需做好底層資產估值的壓力測試,確保現金流覆蓋能力。同時,投資人除了關注募集說明書的假設以外,還需要建立自己的預測模型,以更準確地評估投資風險。
針對未來ABS的投資方向,鮑珊君表示,未來應緊隨中央政策方向,重點關注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方向的ABS投資機會。特別是綠色金融,因其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同時底層資產現金流較為穩定,將是未來重點投資方向。
針對投資者而言如何識別優質資產,鮑珊君提出建議,一是既要看信用支持主體又要看底層資產,對底層資產所處周期要有深入的了解;二是需要投資人根據資金負債情況匹配合適的資產,根據自身的風控要求完成信用、期限、資金塑性匹配,選擇合適的資產配置。
國壽資本公募REITs業務負責人李子卜隨后就當前公募REITs的投資價值及國壽資本的布局策略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表示,公募REITs作為權益性資產,具有流動性強、收益穩定的特點,正受到保險資金的密切關注。國壽資本已取得不動產私募股權牌照,在REITs領域積極創新布局,已積累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在Pre-REITs領域,成立了保險行業首支產權類Pre-REITs基金,專注于產業園、物流倉儲資產投資;同時,成立了保險行業首支經營權類Pre-REITs基金,專注于垃圾焚燒、污水處理資產投資。在公募REITs領域,國壽資本公司于23年底發起設立了保險行業首支專注于公募REITs戰略配售份額投資的基金,組合業績表現良好;并于近期計劃同首鋼合作籌備近百億規模的公募REITs基金,參與公募REITs的多品類投資。
針對公募REITs的投資策略,李子卜表示更注重防御性資產與進攻性資產的平衡配置,將根據宏觀經濟表現靈活調整配置比例,實現資產組合穿越宏觀經濟周期,捕捉板塊輪動的錯峰投資機會。
水印中國總裁兼CEO汪勇就中國養老地產及金融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分享。汪勇指出,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銀發經濟已成為國家重點關注的領域,養老地產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養老不動產產業大有可為。他介紹,水印中國在美國擁有四十多年的養老不動產投資(GP)、開發和運營經驗,通過專業的運營管理實現了較高的投資回報。在中國,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不動產市場潛力巨大。然而,目前市場上優質養老資產稀缺,且運營成本高昂,需要專業團隊進行投資、開發和運營。汪勇表示,中國養老不動產市場需要更多專業運營公司參與,以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汪勇預計,在未來五至十年,養老不動產將成為資產證券化的重要領域,為投資者提供穩定且可觀的回報。同時,他也對資產證券化在養老地產領域的應用前景表示樂觀,認為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和完善,資產證券化將為養老地產行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和退出機制。
作為“資產證券化產品稀缺性及投資觀點”投資人圓桌的主持人,重慶信托投資經理陳銘哲在總結發言中表示,資產證券化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具有豐富的可能性,能夠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持。他感謝各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并期待未來更多業界同仁共同探討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圓桌討論,從左到右依次為:重慶信托投資經理陳銘哲,水印中國總裁兼CEO汪勇,信銀理財鮑珊君,國壽資本公募REITs業務負責人李子卜
中華保險研究所所長郝聯峰發表了主題為“當前宏觀經濟與資產市場形勢”的主旨演講,深入剖析了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現狀與資產市場形勢。郝聯峰強調,宏觀經濟預測雖難,但掌握經濟周期、宏觀經濟指標間的時滯關系和因果關系及資產市場表現,是把握宏觀經濟形勢的三把關鍵鑰匙。郝聯峰指出,中國經濟當前優勢與挑戰并存,既有規模經濟、有為政府、漸進改革、有序開放及民眾勤儉進取等優勢,也面臨人口老齡化、宏觀負債率、外部環境壓力等挑戰。盡管面臨諸多挑戰,郝聯峰仍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鼓勵各界保持積極態度,共同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世聯資產總經理陳迅主持了“不良資產證券化與投資新機會”圓桌。他首先分享了世聯資產在不良資產證券化領域的專業服務經驗。世聯評估自2016年起就深入參與不良資產證券化,證券化方面涵蓋了CMBS、類REITs、公募REITs等多個領域。陳迅表示,當前不良資產證券化成為銀行重要的出表業務渠道,另外不良收益權產品和個貸不良批轉逐漸成為新的熱點。陳迅進一步強調了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復雜性和挑戰性。他指出,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底層資產定價邏輯也在發生變化,對投資人的判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他特別提到了對公類資產和零售類資產在處置周期和現金流穩定性上的差異,并指出對公資產處置多樣性證券化并不是唯一渠道。同時,他也肯定了像浙商資產等機構在不良資產處置領域的創新嘗試,并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種類的底層不良資產通過證券化方式發行。最后,他表示,不良行業市場前景廣闊,呼吁更多投資人關注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不良資產證券化次級投資的機構投資人,上海浙商正諫總經理高鳳謙分享了她的觀察。她表示,當前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有三大痛點:信息披露不足、優先級投資機構欠缺、對公類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困難。高鳳謙建議加強信息披露,特別是底層資產的細節和處置回收進度,以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她認為不良資產證券化優秀級是穩定且收益可觀的固定收益產品,呼吁更多投資人參與到優先級投資中來。針對對公類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難題,她提出了通過證券化設計來緩釋波動風險的建議。展望未來,希望資產管理公司可以發揮資產管理和資產處置的作用,用更多元的創新角色參與到證券化的產品中去,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化產品。
青岸投資基金經理崔婧對不良資產證券化行業的未來發展持積極態度。崔婧認為,不良資產處置市場規模龐大,隨著宏觀經濟波動,非銀機構及企業處置不良資產的需求日益增長,為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不良資產證券化行業近年來規模持續增長,且占比逐步提升,顯示出強勁的市場活力。在投資回報率方面,崔婧強調需結合風險綜合考慮,尋求風險與回報的最優平衡。她表示,宏觀經濟及催收處置效率等因素可能影響不良資產的回款速度,進而影響投資回報。然而,不良證券化產品的多層次風險評級和收益結構設計,為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了選擇空間。
圓桌討論,從左到右依次為:世聯資產總經理陳迅,上海浙商正諫總經理高鳳謙,青岸投資基金經理崔婧
“不動產證券化與REITs”分論壇與“供應鏈金融與保理資產證券化”分論壇同樣亮點紛呈。在“不動產證券化與REITs”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公募REITs的發展展望、多層次REITs市場構建、新能源企業證券化融資等熱點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共同探討了不動產證券化與REITs在盤活存量資產、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供應鏈金融與保理資產證券化”分論壇則聚焦于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現狀及挑戰。嘉賓們分享了各產業保理資產證券化的路徑與模式,探討了商業保理ABS底層資產的多元化發展,強調了風險控制與交易結構設計的重要性。這一分論壇的舉辦,不僅促進了供應鏈金融與保理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也為保理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不斷演變和技術的持續進步,資產證券化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財視中國將繼續在資產證券化領域耕耘,致力于成為連接資本市場、投資者與從業者之間的橋梁。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行業同仁的加入,共同推動資產證券化市場的健康發展,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聲明:本文來自于由財視中國主辦的“第十屆結構性融資與資產證券化論壇”上的嘉賓發言,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財視中國立場,我們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切勿直接作為投資依據。市場瞬息萬變,投資請三思而后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