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知名財經報紙《日本經濟新聞》刊文指出,中國公司已經占據了全球汽車電池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文章特別提到,負極材料龍頭企業貝特瑞正加快海外擴張步伐。
報道指出,中國電動汽車生產的擴張導致了車載電池的積累,中國市場有望在上游電池組件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在此背景下,中國新能源電池企業紛紛加強海外擴張步伐。報道以貝特瑞摩洛哥正負極材料工廠為例表示,該項目總投資額1000億日元,預計2026年投入運營,相關產能將交付給正在歐洲和美國擴張的中國電池廠。
據悉,《日本經濟新聞》創辦于1876年,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經濟新聞來源之一,以其深入的產業分析、及時的市場動態和權威的政策解讀而廣受關注,是學者和商界人士的重要信息來源。此次貝特瑞海外項目被《日經》關注,是公司全球化戰略取得卓越成果的間接體現。
在此之前,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指出,貝特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全球化戰略。2024年上半年,印尼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一期正式投產,二期增資緊隨其后,年產高達16萬噸的產能規劃,讓人矚目。而在摩洛哥,規劃6萬噸負極產能,構建“正極+負極”全面產能網絡項目也正式啟航,這不僅是產能的飛躍,更是公司全球影響力的一次重大提升。
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無疑將極大地拓展貝特瑞的業務版圖,增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長期穩固的行業領先地位奠定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