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本應是酒業銷售的旺季,然而今年的酒業市場卻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華創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安徽、四川、江蘇、河南等多地反饋,中秋白酒動銷普遍下滑 10%-30% 不等。其中,千元以上高端品牌動銷下滑 5%-10%,次高端價格帶下滑幅度達雙位數以上。
今年中秋節白酒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一半,尤其是高端白酒首當其沖。一位長沙煙酒專賣店銷售人員表示:“今年高端酒需求大幅下滑,節前一周僅售出 15 箱,而去年同期售出約 35 箱。” 酒企銷售人員也指出:“不僅高端白酒銷量下滑,500 元以上的中高端白酒銷量整體也受到沖擊。”
按照行業慣例,中秋國慶作為下半年白酒銷售的重要節點,期間產生的銷量占酒廠全年銷量的 20%-30%。然而,今年的中秋未能激發行業活力,多地白酒經銷商反映,今年白酒延續了去年量價齊跌的市場行情,同比減少超 30%。據媒體報道,為配合市場挺價,上半年高端酒經銷商未大量放量,產品庫存較高。為回籠資金,經銷商在中秋節旺季選擇放貨放價,導致高端酒價格下滑。
在高端白酒市場低迷的同時,進口葡萄酒更是早在幾年前便陷入頹勢,“銷量同比下降” 成為經銷商頻繁提及的詞匯。然而,新酒飲品牌梅見青梅酒卻逆勢上揚,9 月銷量同比增長超 25%,以高質優價及聚焦家宴場景實現強勢增長,成為中秋酒水消費新寵。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分享將梅見作為家庭中秋團圓飯、宴請親朋好友、中秋送禮的酒水。在線下商超、酒水批發門店內,梅見銷量持續增長,僅永輝渠道 9 月實現同比超 45% 的增長,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力。
梅見的強勢出圈,得益于其精準捕捉并順應了消費趨勢的變革。隨著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健康飲酒、適量悅飲的新風尚備受推崇,推動了低度酒市場的蓬勃發展。此外,隨著宴請場景的酒消費萎縮,低度酒開始在家庭佐餐酒和餐飲佐餐酒等領域開拓新場景。酒類分析師蔡學飛表示,梅見通過深度占領這些場景下的消費者心智,精準切入酒類產品的核心推廣領域,在中秋憑借其在家宴聚會場景中的持續發力,實現了業績的顯著增長,成功晉升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佐餐酒。
據了解,為打造高質優價的產品,梅見在上市前 5 年便開始打磨產品,從青梅源頭把控,打造完整的產業供應鏈,同時持續升級迭代釀造工藝,進一步建立高品質壁壘,與眾多低度酒品牌拉開品質差距,符合當下消費者對品質、健康的需求。在價格方面,與動輒數百上千的白酒相比,梅見代表的百元大眾價格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自由的選擇空間。
90 后消費者小陳對此深有體會:“雖然在人情往來中,名酒是‘剛需’,但如今已不同于過去,‘只選貴的,不選對的’。理性消費、健康飲酒成為趨勢,消費者會從性價比、品牌知名度、品質、口感等多方面綜合考量選購。” 在他看來,梅見更適合一家人飲用,接受度更高,是替代白酒的首選。
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證券研究界領軍人物李迅雷表示,高端白酒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當經濟周期下行時,商務活動減少,老百姓對未來收入預期降低,此時,老百姓更傾向于高性價比的消費。行業內人士也持相同觀點,認為 “消費者在白酒消費上趨于理性,開始尋求性價比更高的替代品”。成都酒水零售商張老板感受深刻:“從事酒水行業多年,深感時代變遷。過去大多是購買中高端白酒用于客情送禮或企業采購,現在很多人選擇自飲,更不可能購買高端白酒,而是選擇一些百元大眾酒水,其中梅見賣得較好。品牌名聲大,品質也不錯。” 張老板透露,臨近國慶,又進了許多梅見產品進行銷售。
國泰君安認為,未來白酒消費 “去奢侈” 特征將持續凸顯。在消費結構性升級、消費者更加理性的情況下,高質平價的產品將迎來旺季。
在酒業縮量競爭時代,梅見正通過高質優價的產品策略、差異化的場景塑造穿越周期,逆勢崛起。如果說酒業的上半場是高端白酒、進口葡萄酒代表的奢侈品屬性消費時代,那么下半場便是屬于梅見這類高質平價、場景重塑的新酒飲時代。在行業變局之下,梅見或將成為酒商們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適應消費趨勢變化、形成業務新增長點的戰略品牌選擇之一。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