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慧敏
近日,一位在新西蘭做視頻博主的朋友告訴筆者,他的一條短視頻突然“爆”了。視頻內容很簡單,是他在新西蘭最大的港口陶朗加港拍到碼頭上準備運往中國的木材堆積如山,頗為壯觀。而這背后的原因是近兩年中國建筑業降溫,對新西蘭木材的需求減少,導致當地林業舉步維艱。
據當地媒體報道,早在今年4月份,在中國各大碼頭已經囤積了超過400萬立方米的來自新西蘭的木材,但新西蘭林業公司仍在不斷把原木塞進運往中國的貨船。筆者在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刷到不少國內木材進口商發的促銷視頻,“新到新西蘭輻射松原木”,“不是白松買不起,而是輻射松更有性價比”。
據悉,中國是新西蘭原木出口的最大市場。中國市場占新西蘭原木出口總額的89%,第二大市場韓國僅占8%。新西蘭一家大型木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為此大聲疾呼,“林業過度依賴中國房地產市場已導致惡果。”其稱,該國林業活動已減少30%-40%,并且還在進一步減少,鋸木廠產能過剩40%,產品價格下跌10%。如果衰退勢頭得不到遏制,預計明年左右會有兩三家工廠宣布倒閉。
作為一個孤懸南太平洋的小國,新西蘭的經濟發展高度依賴進出口,而中國是新西蘭最大的出口市場,根據今年6月該國官方發布的數據,中國市場在新西蘭出口總額中占比27%。因此,中國市場打個趔趄,新西蘭出口就要經歷一場“地震”。
都知道新西蘭畜牧業發達,牛羊肉很出名。但鮮為人知的是,新西蘭還是個鹿業大國,全國養鹿場數千家,存欄數居世界之首。每年,新西蘭會向中國出口大量的鹿茸,其中大部分為冷凍鹿茸。2022年,新西蘭就向中國出口了價值約7000萬紐幣(約3億元人民幣)的鹿茸產品。中國買這么多鹿茸除了自用外,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國加工后,再次出口到韓國。
但是,從今年5月起,中國決定停止進口用于傳統中醫藥市場的冷凍鹿茸,轉而只使用干鹿茸。目前,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相當于農業部)正在積極協商,爭取讓新西蘭冷凍鹿茸進入制藥以外的其他市場。
新西蘭肉類行業協會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新西蘭紅肉產品出口額為25.8億紐幣,比2023年下降了5%,為2018年以來這一季度的最低值。該行業繼續面臨中國市場價格和需求疲軟的挑戰。
此外,中國一直是新西蘭奇異果品牌佳沛的一個重要市場,但這家公司表示,全球經濟環境導致中國經濟緩步增長,或許將使今年銷往中國的奇異果增長40%的預期面臨挑戰。國內的朋友們也知道,以前市場上只有進口奇異果,屬于輕奢消費,如今國產的黃心、紅心獼猴桃物美價廉。
不過,筆者了解到,新西蘭肉類行業的一個小眾領域正在經歷強勁增長,世界各國對動物血液和腺體產品的需求正不斷上升。具體而言,即動物身上大部分非肉的部分,如牛脂、骨粉、內臟和血液等,主要用于疫苗、藥品和醫療器械。新西蘭肉類行業協會去年年度報告稱,2023年這一細分品類出口額逆勢增長118%,達到2.7億美元。這也說明在任何行業,深耕細分領域、提高產品附加值,都可以不畏市場動蕩。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