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隨著中非政治互信不斷加強,中非經貿合作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雖地處內陸,但今年前8個月,河南省對非洲進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兩成,豫企赴非投資、貿易步伐正在加快。
中非商貿往來密切程度深化的背后,除國家間的友好互信基礎外,也存在較高的經濟互補特性。基于對非洲豐富人力、資源、需求的看好,豫企對非商貿投資也持良好預期。
豫企抱團赴非發展
剛剛結束的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國際”)派出了20余人的參會團隊。
“大會上,通過河南省政府提供的溝通交流的平臺,豫資豫企同非洲合作伙伴在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農業開發、光伏發電等領域達成合作意向,將有利于非洲政府對后續合作提供便利,也為豫企‘抱團出海’提供了機會。”對于在本次大會上的收獲,河南國際相關負責人這樣對證券時報記者表述。
早在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河南國際就現場簽約了贊比亞恩卡納供水和排污項目,通過升級污水處理廠和供水設施,為所在地在公共衛生、安全、經濟、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帶來顯著改善。
作為河南省最早“走出去”的企業,河南國際聚焦國際工程承包、境外礦產資源開發、國際物流貿易三大業務板塊,見證了豫企對非投資、貿易的發展進程。
多年來,該集團已相繼承建了塞內加爾方久尼大橋、科特迪瓦立交橋、贊比亞205公里道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自2013年以來,集團累計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承攬工程項目370多個(在建國際工程項目72個),完成營業額超500億元。
作為全球領先的銅、鈷、鉬、鎢、鈮生產商,洛陽鉬業也在本屆中非合作論壇期間,同剛果(金)政界、商界進一步探討了深化合作、投資的內容。“洛陽鉬業2016年就已布局非洲。目前在非洲剛果(金)擁有兩大世界級礦山TFM和KFM,礦區總面積超1600平方公里。”洛陽鉬業公共關系高級總監周星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豫企在非投資項目不僅涉及工程承包和資源開發,還包括消費產品投資。
“假發大王”瑞貝卡2000年開始進駐非洲市場,并逐步在尼日利亞、加納、南非、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設立了銷售子公司,形成了以上述國家為銷售中心遍布西非、東非、南部非洲的較為完善的銷售網絡。公司旗下擁有的“Noble”、“Jodir”和“Couture”三大品牌,已發展成為了廣大非洲消費者喜愛的假發品牌。
“假發對于非裔女性來講相對剛需,是改變形象和提升顏值的重要單品,受到全球非裔女性消費群體喜愛。從全球范圍看,目前非洲已成為繼美洲之后世界第二大假發消費市場。”瑞貝卡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滿足非洲當地市場需求,公司在尼日利亞、加納、莫桑比克3個國家分別設立工廠,實現了產品的地產地銷。
投資貿易步伐加快
據鄭州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河南省外貿進出口4609.3億元。其中,河南省對非洲進出口190.7億元,增長達21.9%。
“公司近3年對非合作數據每年都維持了超過200%的增長率。不僅整體貿易額有顯著增長,單個合作項目的金額也從3年前的幾百萬元,發展到今年破億元的規模。”作為礦山機械設計生產的制造商及海外礦業開采的綜合承包商,總部位于鄭州的尼羅河機械集團近年來對非貿易也明顯活躍起來。
該集團創始人李華麗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非國家間合作的平臺越來越多,國家間的貿易優惠政策及中非簽署的投資貿易協定,都推動了中非貿易發展迅速。尼羅河集團從2015年開始在非洲建立了3個海外倉、展廳及工廠,良好的中非關系也映射到了公司本土化管理經營中。
鄭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河南對非洲出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占全省對非出口總值的近五成。其中出口汽車12.2億元,增幅達59%。
“非洲大陸人口14億,客車的發展對當地公共交通環境的改善至關重要。宇通近10年出口到非洲的大中型客車約1600輛/年,占到中國客車出口非洲總量的‘半壁江山’。”宇通客車海外營銷副總監彭旭介紹,宇通客車目前已在近50個非洲國家建立了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累計銷量超2.2萬輛。
隨著全球汽車行業變革,非洲地區也面臨新能源汽車轉型契機。宇通客車近年來也開始積極向非洲市場推廣新能源產品。
在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看來,當前中非投資貿易已經呈現加速增長新態勢,并正在貿易、投資、金融、產業和資源開發等領域形成共建共享新趨勢。
中非投資貿易合作在量上正加速放大,在質上也正在逐漸提高。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2821億美元,連續第二年刷新歷史峰值。交易也從初級產品向中高級產品、智能化產品、品牌商品等高附加值產品轉化。
形成互惠互補局面
在宋向清看來,中非投資貿易加速增長背后,推動因素很多。除國家間的友好互信基礎外,經濟互補性也較強。比如,中國有成熟適用的技術和裝備、相對充足的資金,而非洲國家人力和自然資源優勢明顯。雙方加強貿易往來有助于利用各自的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實現互利雙贏。
據介紹,目前河南國際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員工本土化率已達90%以上,培訓當地管理技術人員5萬余人,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累計超過30萬個,惠及當地30多萬戶家庭。勞動密集型企業瑞貝卡,目前通過在非洲多個國家設立銷售公司,也帶動了當地商品流通環節相關人員的就業。該公司在尼日利亞、加納、莫桑比克設立的工廠,為當地創造了4000多個勞動就業機會。
“非洲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工成本比國內低很多。公司在非洲一些國家設立工廠,可以實現地產地銷,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提高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更可以顯著節約成本提升毛利率水平。”瑞貝卡上述負責人表示。
“除豐富的勞動力外,非洲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基礎建設發展迫切需求,也與中國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產能過剩一拍即合。”談到近年來企業對非貿易增長的原因時,李華麗就表示,自2019年開始,尼羅河機械就以自有的肯尼亞展廳為試點,發展中國機械的海外倉項目,并培養非洲本土電商團隊、技術服務團隊,幫扶更多的中國制造業企業利用尼羅河海外倉的優勢,走出國門帶動經濟增長。尼羅河機械近些年在非洲承接了大量的礦產資源開發,以及路橋建設等項目,發展迅速。
看好對非商貿前景
近日,洛陽鉬業與剛果(金)盧阿拉巴電力公司簽訂Nzilo II水電站合作協議,目的是為公司在當地新一輪產能跨越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2024年初公司就已發布規劃,力爭2028年前在剛果(金)實現銅產能100萬噸、鈷產能10萬噸。下一步,洛陽鉬業還將攜手寧德時代,在剛果(金)推動綠色電力及電池產業鏈等項目合作,通過擴大在非洲的投資,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周星告訴記者,電力供應是剛果(金)礦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供電緊張嚴重制約了礦山和冶煉廠的生產。作為洛陽鉬業實現全球頂級銅生產商目標的重大基礎設施,Nzilo II水電站的開發不僅為公司生產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也為剛果(金)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提供了高效、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基于對非投資貿易前景的看好,尼羅河機械也正籌劃啟動“春雨”計劃。
“非洲基礎建設項目會高速發展,貿易規模也會不斷擴大,中非制造業合作及電商數字化會迎來快速增長。”李華麗透露,“春雨”計劃即是該公司擴大對非貿易的有力抓手,將通過幫扶更多當地項目,從產品研發端、技術升級培訓端、當地人才體系搭建端、金融服務端、深化本土電商團隊等入手,推動公司的中非合作項目。
面對國內用工日趨緊張和勞動力成本攀升問題,瑞貝卡上述負責人也表示,未來該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生產基地轉移力度,將非洲市場需求的化纖類產品逐步轉移至非洲工廠生產,提升地產地銷比重,靈活應對終端需求變化,增強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中非投資貿易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運行軌跡上向穩、貿易總量上向大、發展進程上向快、未來態勢上進一步向好,因此中非投資貿易以符合多方預期的效果加速呈現是全方位的、多領域的、高質量的。”宋向清認為,中非之間的貿易合作不僅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也對帶動非洲社會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發揮了巨大作用。未來,預計我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將繼續增加,并將成為非洲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