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作為城市生態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優化“人、城、自然”關系的使命。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特區建工集團旗下園林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通過實施“運、改、維”一體化戰略,對深圳園博園實現了從傳統公園向現代化、多功能市政公園的轉型。
9月20日,深圳園博園迎來了二十周年活動--《重新識園》。此次活動瞄準“傳統文化+創新體驗”的呈現形式,從“一店一展一集N社群”全面展示了園博園運改維一體化的成果。
活動期間,30余種非遺文化,近10場傳統演繹,超50位創意合作伙伴,為園博園游客帶來了豐富的文化活動和創新的商業形態體驗。園博園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商業模式,成功樹立了公園商業轉型的典范。
品牌煥新,賦能公園經濟
深圳園博園的品牌升級,以社交屬性為核心,廣泛建立“園林+社群”模式,鏈接線上線下多世代人群。通過引入多元文化元素和創新商業業態,園博園成功打造了一個集文化、休閑、商業于一體的綜合性園林空間。這一過程中,園博園不僅注重生態保護與商業發展的緊密結合,還展示了豐富雅致的園林景觀,賦予了品牌更多的人文文化與歷史底蘊。
自活動啟動以來,園區流量以倍數增長,累計客流量近20萬人次。展望未來,園博園將繼續深化內容,計劃對十二座院子進行改造,分為東區文化體驗區、西區服務型城市客廳以及多個流動的公共空間。通過多元快閃活動等方式,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公園生活體驗,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創新融合,點亮公園新場景
深圳園博園的成功在于其創新融合的策略。園博園不僅成功地將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經濟高價值,還碰撞出了“公園城市”的新場景與新品牌。通過引入主理人沙龍模式與社群運營形式,園博園讓多元文化深深扎根于品牌運營之中,帶來了別具一格的驚艷實效。
活動中,以傳統景區與傳統文化的相互融合為切入點,策劃了一系列快閃活動,深圳本地品牌怎生書入駐粵清園,帶來庭院茶咖;現代裝置在傳統園林形成多個精美打卡點;國風元素演出貫穿假期,琵琶、川劇、皮影、太極、漢服以及簪花等多種傳統文化元素,帶來多樣的視聽盛宴。
為了增強園博園的社交屬性,園博園還搭建了GARDENmate社交平臺,邀請線上線下全民加入,共同參與園博園的創意生活社交。這一舉措不僅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創意的舞臺,還進一步提升了園博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園博園以深厚的園林文化為基石,巧妙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并結合現代化的運營管理手段,從而開辟出一條煥發公園新活力的獨特路徑。
未來,深圳園博園將繼續以“公園生活創意社交場”為品牌定位,不斷探索和創新,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質的公園體驗。同時,園博園也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生態保護與商業發展的良性循環,為城市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