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等貨幣政策陸續落地之后,備受矚目的財政政策也接踵而至。10月1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在長盛基金看來,此次新聞發布會整體略超市場調整后的預期,核心在于明確了未來中央加杠桿的態度。展望后市,長盛基金認為,行情尚未走完,核心是等待基本面的驗證。特別是經過節后一周的調整,市場不少行業估值又回到合理偏低水平,后續核心是等待基本面的改善,尋找景氣/邊際改善的賽道。
回顧從前三季度的震蕩調整,到近期快速沖高后回調,A股急漲急跌的背后,反映出市場多空分歧在加劇,也讓很多投資者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排兵布陣?為了更好地幫助投資者把脈后市風向,近日以《長風破浪 乘勢而上》為主題的長盛基金2024年四季度權益策略會成功在線上舉辦。本次策略會特別邀請了長盛基金權益投資戰隊多位核心成員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共同探討和展望后市投資機遇,給迷茫及糾結的投資者指點迷津。
四季度權益投資策略:乘風破浪
對投資者關注的四季度行情將如何演繹,長盛基金認為,市場短期出現超于基本面的修復,更多演繹的是超跌反彈,增量資金共振的情況下,低估值的核心資產更容易獲得資金的共識,并有可能向中證500、中證1000的權重股擴散。在這種背景下,長盛基金將四季度權益市場策略總結為“乘風破浪”。
分階段看,長盛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長盛同益成長基金經理張誼然指出,10月三季報前后,市場或轉為震蕩分化行情,缺乏業績支撐的股票有可能會調整;10月-11月需要重點關注財政政策發力落地情況、前瞻經濟指標是否改善(M1、PPI、房地產銷售等)、美國大選等事件;進入11-12月步入業績真空期,市場或許會博弈年底年初穩增長政策,有可能會提前演繹春季躁動。張誼然預計,短期或呈現普漲的局面,中期有望價值搭臺、成長唱戲,即大盤風格相對占優,成長的估值溢價有望回歸;從行業看,部分順周期方向、大消費方向也具備估值性價比。
震蕩分化中,結構性亮點紛呈
回顧近來市場從反攻普漲,到結構分化,如何跟上投資節奏?哪類資產更值得青睞?長盛基金副總經理、長盛同盛成長基金經理郭堃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回到核心資產”。在他看來,伴隨全球貨幣進入新一輪寬松周期,短期節奏或有擾動,但趨勢不改。同時基本面對于中期行情的權重在增加,看好后續基本面的持續回暖。這種期待不僅來自財政政策本身,更來自政策和企業部門、居民部門行為的共振。
行業結構層面,郭堃分析道,首先看好新能源、醫藥、消費電子為代表的成長類核心資產中期空間,這類資產中長期需求端空間較大,疊加供給端也在持續創新,且當前估值處于較低位置;短期則更為側重上游的有色商品等,中游的順周期品種如機械、化工等亦有機會;下游消費基本面的變化是慢變量,更傾向于自下而上選擇,更關注家電行業景氣度。
談及紅利板塊行情未來是否可持續,從業超26年的沙場老將、長盛基金首席投資官兼長盛量化紅利基金經理王寧認為,中短期需要繼續關注宏觀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變化,尤其是房地產一手、二手房的銷量和價格變化是否超預期或者低于預期,以及汽車和家電銷量變化。中長期則需要繼續關注金融改革的延續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包括長期跌破凈資產的公司尤其相關成分股票,以及分紅+回購相關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王寧表示,未來將延續均衡價值成長復利風格,防止大幅度的風格造成組合高波動;同時堅持“成長中價值、價值中成長”的策略,來控制組合的回撤幅度。此外,對高PB股票仍將繼續保持相對謹慎態度。
作為不求速勝的均衡選股型科技制造新銳基金經理,長盛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助理、長盛高端裝備制造基金經理王遠鴻給出了“成長為矛”的解決方案。王遠鴻將成長類資產初步劃分為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偏成熟但仍有成長性、行業格局清晰的行業,以及科創板為代表仍在成長早中期,格局未定,想象空間大的行業/公司。前者典型如汽車、光伏、鋰電、消費電子等行業,后者則包括半導體、人形機器人、創新藥/器械等行業。投資方向上,王遠鴻介紹,將主要聚焦汽車、光伏、消費電子、海風和半導體等,力爭構建一個以創業板類資產為核心,科創板類資產為彈性的,進可攻退可守的組合。
“AI乘風,信創破局”。對于熱度高企的AI和信創板塊,長盛電子信息產業基金經理楊秋鵬也從多個細分方向進行了詳細解讀。楊秋鵬認為,得益于AI強勁需求驅動,半導體景氣度仍在加速上行,內部依然呈現景氣度結構性分化;云廠商加大AI投入為重要驅動力,AI正同時賦能云廠商內部外業務;半導體設備受益于半導體高景氣度與國產化拉動,訂單確定性強;PCB板塊受益于AI高算力需求拉動,材料與工藝仍然在加速升級,高端PCB受益于AI的需求拉動,預計未來五年行業將保持較快增長。伴隨AI加速向端側滲透,消費電子廠商有望積極融合AI工具;AI手機或將迎來加速滲透期,量價齊升帶來行業快速增長;受益于蘋果AI創新周期啟動,果鏈景氣度有望持續兩年時間。光模塊短期市場預期過高,需要關注硅光方案及EML缺貨影響,中長期關注硅光對行業格局影響。伴隨模型能力不斷提升,AI在多領域應用潛力正在快速增加。信創領域,楊秋鵬分析指出,我國信創產業經歷了核高基、去IOE、基礎軟硬件替代三步走,目前我國的信創基礎軟硬件生態正在加速成熟,產業生態也從可用向好用快速轉變,在產業生態成熟過程中,有望誕生產業真正的龍頭公司。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做出保證。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