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商務局近日印發《廣州市現代會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明確,到2026年,廣州重點場館舉辦展覽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舉辦國際性展覽活動超過50場,舉辦國際性會議活動超過30場。
《計劃》明確,到2026年工作目標。空間載體更豐富。全市會展空間載體布局更趨成熟、多樣,形成超大型、大型與中小型展館聯動發展、專業展館與特色場館集群推動局面。不同規模、各具特色的會展產業載體體系更加完善,新建場館選址工作有序推進。
市場主體更強大。本土企業開拓市場、出國(境)辦展參展體量增加,服務輸出能力更強,業務范圍更廣。行業標準進一步形成,市場主體活躍度持續穩定,規模結構、創新及競爭力有效提升,鏈接大灣區、服務全國的市場優勢明顯增強。
綜合效應更凸顯。展會項目聚焦實體經濟,層次多樣,題材精細,逐步形成會展與產業融合發展格局。會展經濟活力充分發揮,全市范圍廣泛開展與展會互動的促消、洽談、考察、參觀、體驗等活動,展會宣傳氛圍濃厚,對消費拉動作用明顯。
營商環境更優化。廣交會服務保障領導小組、會展業聯席會議、會展產業鏈鏈長制等工作機制不斷完善,“行業促進部門+產業部門+市場主體+行業組織”的聯動協作逐步加強,持續打造規范有序、企業滿意、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會展業綜合服務水平有所提升。
《計劃》共提出七方面22條重點工作措施。包括:擦亮“金字招牌”“城市名片”。高標準服務國家大局、放大廣交會綜合效應、優化參展企業結構。加強載體支撐,賦能發展能級。優化會展空間布局、支持智慧場館改造、推動載體協同發展。激發市場活力,提升綜合水平。推動品牌展會做精做強、鼓勵中小展會跨界合作、支持項目轉型順勢而為、引導行業交流共謀發展。強化產業先導,提升引領功能。促進展產融合、聚力向新出發、鼓勵新品交流。推動跨界融合,擴大經濟效應。加強招商合作、激發消費潛能、共建“會展+”模式。優化政策體系,健全政策措施。堅持政策創新、加大金融賦能、推行免申即享。優化保障機制,打造營商環境高地。規范市場秩序、優化口岸服務、發揮商協會橋梁紐帶。(記者 支艷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