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走進河南淅川老城鎮石家溝村的杏李園,村民石金龍正在忙著果樹管護工作。“今年夏天杏李產量提高了,蜂糖李價格上來了,一畝地能收入8000多元。現在正是果樹管理的關鍵時期,我們一方面要按技術人員的要求做好剪枝拉枝等工作,另一方面也施用大型機械進行整地、挖穴,準備冬季再擴大種植面積。”石金龍高興地介紹道。
老城鎮自2016年起大力發展林果產業,全鎮種植杏李兩萬余畝,其中蜂糖李8000多畝。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統一品種改良、統一拉枝、統一修剪、統一打藥、統一組織銷售,帶動群眾“甜蜜”增收致富。入秋以來,老城鎮搶抓時令,積極組織果農扎實開展整地施肥、修剪拉枝等管理工作,全面掀起秋季林果管理熱潮。
老城鎮杏李產業是淅川縣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的縮影。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肩負著“一泓清水永續北送”的重任。如何在水質保護和致富增收間找到平衡點?
近年來,淅川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做好水質保護的同時,積極發展生態林果產業。推行“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導林果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成立林果發展中心,先后整合涉農統籌資金4500萬元,建立縣、鄉、村、戶四級技術明白人隊伍,全方位助力群眾種植生態林果。此外,為暢通全縣生態林果銷路,該縣依托渠首、丹江等招牌效應,創建了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淅有山川”,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讓渠首林果通過網絡走出淅川、走向全國,為群眾增收致富鋪平道路。
目前,淅川縣已發展杏李、柑橘等生態林果23萬余畝,其中標準化產業園達8萬畝,全縣林果業產值達6億元,帶動庫區10萬群眾致富增收。(王曉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