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藥坨搟成長圓條……”“一邊按著一邊搟!”熱鬧非凡的教室里,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實驗學校的小學生們正在用傳統制藥工具搓丸板親手制作中藥大蜜丸。近日,由《中國中醫藥報》社、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健康委、北京市東城區教委主辦,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小小罐子大學問 中醫藥文化我傳承”2024年全國校園中醫藥文化示范主題日活動暨東城區史家實驗學校中醫藥文化節成功舉辦,為史家實驗學校約200名學生帶來了別開生面的中醫藥文化體驗。
同學們正沉浸于搓制中藥大蜜丸的傳統技藝之中
文化節上,由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體驗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參與。精心設置的同仁堂歷史文化展,讓同學們對這個擁有355年歷史的中藥老字號,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
同學們參觀同仁堂非遺文化展示
應邀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與同學們一道,饒有興致地嘗試操作藥戥子、杵臼、藥碾、搓丸板等平時很少見到的傳統制藥工具,參與體驗傳統中藥制作技藝。
北京同仁堂資深講師為學生細致演示戥子的正確使用技巧
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與同學們共同體驗傳統制藥工具搓丸板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孫敬青,就“何為拔罐”、“拔罐的益處何在”以及“拔罐的常見誤解”等話題,深入淺出地為學生們揭示了蘊含在拔罐之中的豐富的中醫藥學智慧,讓學生們意識到,拔罐不僅是一種源遠流長的中醫療法,也是一項以科學原理為支撐、具有確切療效的保健手段。
2024年校園中醫藥文化主題日在史家實驗學校開啟
據了解,北京同仁堂傾力打造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公益系列活動,由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旨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倡導健康生活理念。該活動在《中國中醫藥報》社和北京老字號協會的指導下,已與全國超三十所院校機構攜手合作。通過開展健康講座、成立文化社團、舉辦中醫藥文化節及競賽等多樣化活動,該項目已服務于3.3萬名師生,范圍覆蓋了中小學校、高等院校及職業學校,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