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蘇州 由百圖生科和播禾創新聯合主辦、SISPARK(蘇州國際科技園)協辦的2024第三屆中國生物計算大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召開。
本屆大會以“AI-解碼生命,塑造價值”為核心主題,聚焦生命科學AI大模型等創新平臺對藥物研發、醫療健康、生物制造的賦能,展現生物計算領域的新趨勢、新技術和新場景,吸引了超過1000位參會嘉賓。
國內外生命科學和AI領域的杰出學者、行業專家和企業領袖齊聚一堂,在50余場演講中分享了生物計算發展熱潮下的新趨勢、新技術、新場景,并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為生物計算下一步的探索方向帶來新的視角。
諾獎里程碑之后 生物計算正邁入全新時代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揭曉,是對過去幾年集期望與爭議于一身的生物計算技術一錘定音式的認可,也代表著嚴肅科學界對人工智能加速科學發現新范式的冀望。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早的生物計算領域峰會,中國生物計算大會四年來見證了行業的逐漸升溫,在恰逢諾獎揭曉剛剛結束的重要時間節點,大會集合各方專家智慧,對未來產業發展進行了深入剖析。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在致辭中表示,“園區立足科技和產業比較優勢,瞄準前沿領域,正大力推動IT+BT這一未來產業發展。隨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的揭曉,更是為人工智能技術與生命科學的融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的契機,充分發揮園區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優勢,努力打造成我國生物計算領域的高地,不斷培育發展新賽道、新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圖: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
大會主論壇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新基石研究員樊春海帶來了關于核酸分子機器和生物計算的主題分享,他認為兩者的結合將極大促進以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基礎學科的交叉創新,以框架核酸為計算單元的突破,打破在業態、數據集成度等方面的限制,實現通用計算,未來將極大促進個性化精準診斷等醫療技術的發展和研究應用。
圖: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新基石研究員樊春海線上分享
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院長、講席教授、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分享了大模型在生物醫藥領域中的作用和價值。他認為:“AI不僅可以成為人類診療疾病的助手,還可以利用大語言模型加上RAG做更加精準的疾病問答系統,輔以強大的AI藥物篩選功能,在設計新藥領域擁有強大的潛能。”
圖: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院長、講席教授、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嗣良在分享中強調,“生物制造作為新一輪科技變革中科技含量最高、創新程度最為密集、投資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已成為世界大國戰略博弈的戰場之一。我國生物技術規模化生產如要實現'彎道超車',則必須開展生物過程行業的場景研究,建立智能化的理論、方法、路線和系統。”
圖: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嗣良
復旦大學智能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國際健康科學信息學研究院(IAHSI)院士劉雷指出,“AI將徹底轉變傳統的step by step醫學研發模式。未來,利用大數據和大模型指導藥物發現,遺傳咨詢,輔助診斷和科研指導將成為行業標配”。
圖:復旦大學智能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國際健康科學信息學研究院(IAHSI)院士劉雷
不僅是醫藥和醫療,生命科學各細分領域都將面臨AI大模型的革新和重塑。德勤中國理事會成員、德勤中國咨詢業務企業技術與績效事業群總裁周令坤表示:“生成式AI正在重塑行業格局,企業應當將數智化理念深植管理實踐中”。
圖:徳勤中國理事會成員、德勤中國咨詢業務企業技術與績效事業群總裁周令坤
在主論壇圓桌討論環節,中國農業科學院重大任務局副局長谷曉峰,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昌平國家實驗室博士、研究員、領銜科學家、博士生導師劉鵬,信達生物副總裁何開杰,阿斯利康戰略合作與業務發展部助理副總裁潘曉剛,鎂伽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OO張琰,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醫療與生命科學行業方案高級總監黃慶春,與論壇主持人百圖生科解決方案總經理嚴繼耀,進一步探討了生物計算的價值創造與場景落地。
圖:生物計算的價值創造與場景落地圓桌討論
從蛋白質到全模態 基礎大模型能力再升級
作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高地,此次生物計算大會最鮮明的特色是“大模型”已成為各專家及各領域間的共識。“下一個諾獎,可能不再是 AI+Science,而會是Foundation Model + Science”,這也成為這場科技與思想碰撞盛宴中的一個預言。
作為本次大會主辦方,BioMap 百圖生科自 4 年前創立起,就一直深耕生命科學基礎大模型平臺的研發。此次大會,百圖生科發布了目前全球規模最大(2100億參數)、首個全模態覆蓋(覆蓋蛋白質、DNA、RNA等7大生命科學主流模態)大模型——xTrimo V3。該模型實現十余項底層技術的突破,將為中國的生物計算生態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
圖:百圖生科聯合創始人兼CEO劉維
百圖生科技術副總裁張曉明在大會上表示:“xTrimo大模型平臺升級后,在蛋白模態進一步深化行業領先性的同時,完成了生命科學領域的全模態覆蓋,并應用了一系列的先進技術。蛋白質大模型將成為業界首個引入專家混合(MOE)架構的生命科學千億參數大模型,DNA大模型序列長度躍升到128K、全長序列解碼生命,細胞大模型的多個下游任務也取得關鍵突破。”
圖:百圖生科技術副總裁張曉明
百圖生科是全球最早投身于生命科學基礎大模型研發的企業,xTrimo大模型平臺不僅在參數和技術上領跑行業,更成功打造出200余個下游應用SOTA水平任務模型,并利用這些任務模型實現了從頭設計全新蛋白質、靶點發現等創新生物項目的突破。目前,xTrimo平臺已助力開發了20余種前沿抗體和酶,實現10余個創新靶點及靶點組合的挖掘,并進入更廣泛的生物制造、農業化工、綠色環保等領域。
百圖生科技術副總裁張曉明介紹稱:“與xTrimo V2平臺相比,本次升級不僅鞏固了之前蛋白質設計上已有的基礎,還拓展至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單細胞分析、生物影像分析和生命科學專業文本分析等領域,能夠支持用戶從分子早期研發到生產放大,再到臨床實驗分析的全流程AI模型構建需求。”
據悉,百圖生科全球用戶數已超過300家,包括跨國藥企、產業巨頭、大型CRO、明星BioTech、科研機構等。本次大會現場,百圖生科的部分合作伙伴和客戶出席并舉行簽約儀式,包括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復旦大學智能醫學研究院 、大北農(002385)集團、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藝妙神州、百度智能云、華為云、亞馬遜云科技、甲骨文、金蝶軟件、新華三集團、建廣數科、智慧芽、鎂伽科技。
圖:BioMap 戰略簽約儀式
生命科學關系著國計民生,是關乎我國經濟發展、人民健康的戰略新興產業,而人工智能同樣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在談及xTrimo V3發布的意義時,百圖生科公司總裁鄧永富表示,“我們身處其中,堅信兩者的融合,將迸發出無與倫比的潛能。”
圖:百圖生科公司總裁鄧永富
關于BioMap百圖生科
BioMap 百圖生科是全球生命科學基礎大模型的先行者,通過2100億參數的跨模態生物語言大模型,解碼蛋白質、細胞、生物系統等底層規律,以更小的數據和成本消耗,構建高質量的生命科學AI任務模型。BioMap在藥物研發、生物制造、醫療健康等領域實現了200余個State-of-the-Art(SOTA)模型表現,服務全球300余家用戶,實現超過20億美元的總客戶訂單,助力用戶在AI全新蛋白質設計、AI靶點發現、AI酶設計等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性成果。公司由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與原百度風投CEO劉維共同創立,并由原諾和諾德全球副總裁、原SAP全球副總裁等業界高管組成核心團隊,在硅谷、北京、蘇州、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先后獲得超過2億美元風險投資。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其它媒體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