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河南省淅川縣香九厚工業園區的南陽天成新能源公司負極材料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對原料進行破碎烘干、氣體輸料、整形、高溫燒結、篩分等。生產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10余個步驟,僅需要工人用電腦調節參數,即可運行。
據悉,該生產線是年產3萬噸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是2024年省重點項目,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新材料產業。本項目擁有全省首條全自動化負極材料生產線和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系統,實現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從原料到成品的一體化生產,產品質量處于國內第一梯隊,在淅川及周邊地區集聚形成多功能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全流程聯合運轉生產系統和氣流壓送物料系統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減少了廢物排放和污染物產生,保證了原料純度、生產出的產品更優質,更綠色環保。目前,我們的產品已經通過了第三批產品認證,進入了大規模的量產階段。產品經過最后一道生產工序,打包后即將交付給海外客戶。”南陽天成新能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飛說,目前,該公司已與貝特瑞、寧德時代等幾家國內負極材料龍頭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受托開展預碳化、石墨化及全流程代加工業務,月代工量達2000噸左右。
南陽天成新能源公司的發展是淅川縣工業發展的縮影。近年來,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淅川縣堅持龍頭帶動,發展環保工業,把先進制造業作為產業強縣的“頂梁柱”,在技術改進、科技創新上發力,以新舊動能轉換提速產業升級換代,引導原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轉入汽車零部件、現代中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四大產業集群,做強主導、做大鏈群、做優載體,發展新質生產力。
先后出臺《科技創新獎勵辦法》《關于支持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的意見》等文件,連續多年拿出千萬元資金,對技術改進、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企業予以獎勵。并研究出臺《淅川縣支持企業發展人才新政二十條》,實施科技創新人才、技能人才等“六大支持工程”,對科學創新團隊最高跟補300萬元啟動資金;創新實施“政聘企用”模式,設立人才專項事業編制,強力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2023年,淅川縣新增省“專精特新”企業6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淅川汽車零部件關聯企業達85家。2024年上半年,淅川縣實現生產總值141.36億元,同比增長8.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6億元,同比增長9.7%。(康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