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下午,“初心以恒 奮斗長青” 上海市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報告會在上海圖書館(東館)閱劇場舉行。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寰泰能源董事長南逸、來伊份總裁郁瑞芬、西井信息科技董事長譚黎敏、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會蛟 5 位企業家,以 TED 演講講述在上海的創業故事,展現民營企業家的理想信念與責任擔當。
郁瑞芬的創業故事令人動容。上世紀 90 年代初,懷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從南通來到上海。南巡講話如春風吹遍神州,她和先生借 3000 元從做冰激凌起步,攢下第一桶金。并于 1999 年創立 “來伊份”。她深知 “民以食為天”,洞察到人們飲食需求從 “吃得飽” 向 “吃得好”,從“吃得健康”到“吃出幸福” ,是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國人生活改善的必由之路。
消費需求在變、市場環境在變,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與消費者鏈接的渠道、方式也在變,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 及 “健康中國 2030” 規劃,成為來伊份發展的源動力。“源于愛、精于品、勤于業、敢為先” 是企業精神,也是郁瑞芬與黨和人民同頻共振的實踐指引。
來伊份總裁郁瑞芬,根據自身經歷發表演講
郁瑞芬表示,其內生力量的成長始終離不開“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思想鞭策。創業初期,來伊份聘用大量 “40 - 50” 歲女性員工,至今帶動 2.7 萬名該年齡段婦女就業,累計創造 9 萬 + 崗位,女性員工占比超 91%,盡顯企業愛的底色。
從公司創立之初,郁瑞芬就非常注重科技的投入與應用。2003 年非典期間,她整合資源,門店和員工逆勢擴張 1.2 倍。2004 年啟動數字化建設,2009 年應用 “SAP - ERP” 系統優化供應鏈,目前來伊份正大力推動“門店+社區+小程序+移動APP”為核心的全渠道智慧運營,線上線下全渠道用戶數超 8900 萬,累計服務 8.6 億人次消費者。2008 年金融風暴時,她抓住商業本質,來伊份高質量地突破 1000 家門店。
“我始終堅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郁瑞芬堅定地表述,2012 年 “蜜餞門”媒體事件對擬上市的來伊份如海嘯般洗禮,最終以全國工商部門抽檢550批次產品檢驗100%合格而自證清白。2016 年公司上市成為主板零食第一股,2017 年推出 “全球好品質,健康好生活” 理念,設立 31 道質量安全防線和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同時,作為供給側改革首批企業,以“良心發展鏈”“良性經營鏈”助力供應商發展,形成“鄉村作物 城市落戶”的新型產業鏈。
郁瑞芬始終踐行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2022 年特殊時期,來伊份響應號召,克服困難,堅持 “不打烊、不漲價、保供應”,近 1500 家門店 “能開盡開”,為多個社區提供 4600 噸物資,獲突出貢獻單位稱號。2017 年出資 1000 萬元成立來伊份公益基金會,推進新鄉村振興、童食健康、幸福加油站等項目,三年成為 4A 級基金會。至今,累計銷售近 500 億元農副產品中 45 億元來自幫扶地區,帶動 10 余萬農民增收,近百萬人感受到 “來公益” 的溫暖。2019年,郁瑞芬榮獲 “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郁瑞芬表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為消費品企業如何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指明了方向。她認為,堅守主業、做強實業,恪守服務人民初心,才能擦亮民營企業守正創新底色,贏得市場和消費者信賴。來伊份的故事,是上海民營經濟人士奮進歷程的生動寫照,激勵著更多民營企業家投身現代化建設。
郁瑞芬在現場向500余位企業家呼吁,期待與更多的企業家一道,攜手搶抓“新質生產力”“五大中心”等重大發展機遇,并肩鏈接國家大勢、行業大勢,齊心做現代化偉業的參與者、建設者、共享者,共同以實干、責任、擔當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