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卓泳
從榆林直線北上鄂爾多斯(600295)僅160公里,這兩座城市分別是陜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強市,資源稟賦和優勢產業相似,二者一直以來競爭大于合作,然而這一格局迎來了“破冰”。
近日,鄂爾多斯市化工新材料基金與農牧業基金管理機構遴選結果公示期相繼結束,榆林市國資投資機構榆煤基金獲聘為這兩只基金的基金管理人。這意味著,這兩座城市將攜手通過基金的形式共同打造鄂榆產業帶,以產業聯動實現地方招商引資。
這是在中央清理整頓“以稅引商”、叫停“內卷式”招商之后,地方在招商模式上的又一新探索。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榆林和鄂爾多斯牽手之外,還有多個城市也開始攜手打破過去的地方招商“價格戰”,以產業協同的視角探索互利共贏的招商路徑。
從競爭走向合作
打造“鄂榆城市圈”
“從榆林直線北上鄂爾多斯,大約160公里,開車2個小時就到了。”榆煤基金總經理秦笙說,這是近兩年來他最常往返的路線。接管鄂爾多斯這兩只基金,榆煤基金可謂有備而來。在500多頁的申報材料里,30多個儲備項目赫然其中,這些項目都與鄂爾多斯“支持和引進化工及新材料補鏈延鏈強鏈項目”訴求高度匹配。
表面上看,榆煤基金在接管了鄂爾多斯的基金后,需要為鄂爾多斯實施基金招商,引進優質項目到當地,這與榆林市的招商引資似乎關系不大。但實際上,榆煤基金的這一舉動卻是在為鄂榆城市圈未來的產業招商謀劃一盤“大棋”,對于兩地都具有深遠意義。
一直以來,“鄂榆”兩城幾乎是一個“孿生”的存在關系。2023年,兩城的GDP分別約為5850億元和7091億元,分別拿下西北非省會城市前兩名。資源稟賦方面,2023年鄂爾多斯煤炭產量為約8億噸,而榆林為約6億噸,加總在全國占比約30%。
然而,經濟體量和資源稟賦高度相似,使得兩個城市在產業招商上難以錯位競爭。這也是當前國內眾多能源城市招商中陷入的同質化困局,在今年8月《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正式實施,地方不得以稅收優惠、財政獎補方式之后,各地開始設法尋找更高效的招商方式。
“過去一直競爭大于合作,但其實合作的價值遠大于競爭,我們真正要做的是,通過基金鏈接兩地,攜手打造鄂榆產業帶進而形成鄂榆城市圈。”秦笙表示,雖然兩地產業結構相似,煤炭、天然氣在全國都有巨大影響力,但在細分領域上也存在互補,比如,榆林在原油、巖鹽方面有優勢,鄂爾多斯在裝備制造、高嶺土等方面資源豐富;在煤化工產業上,榆林的煤氣化路線與鄂爾多斯的煤焦化路線形成互補,使得兩地下游化工產品各具特色。
在秦笙看來,由于兩地相隔較近、經濟實力相當,企業落地任意一城都可能對另一城帶來產業輻射,“例如隆基、京東方在鄂爾多斯落地,其相關產業鏈也可能輻射到榆林,這種互動有助于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他認為,兩地通過合作可構建更完整的產業鏈,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從而吸引更多企業入駐、促進共同發展,避免因計較一城一地得失而產生的“內卷式”競爭。
多地聯手產業鏈招商
記者梳理發現,叫停涉稅招商之后,有多個地方開始探索進行產業鏈聯手招商。比如在長三角,今年8月23日,2024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舉辦了聯合招商活動,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這三個在兩省一市交界處彼此相鄰的城市,在同一個場子里,聚焦各自的產業細分賽道,錯位招攬既能落到當地又能輻射區域的優質項目。
在京津冀,今年9月,天津牽頭組織召開了縱深推進京津冀6條重點產業鏈聯合招商工作推動會。三地圍繞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儀器設備和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6條重點產業鏈,在天津設主會場,北京、河北分別設置分會場,力圖攜手攻破重點產業鏈“堵點”。
在中部,今年10月,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召開了協同招商工作聯席會,并簽署了《進一步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川渝兩地將從“共商產業發展、共謀政策支持、共創推廣品牌、共用合作平臺、共建示范園區”等方面開展協同招商。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趙圣慧對記者分析,城市根據自身在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科技實力等方面的優勢,在產業鏈上進行分工合作,有利于實現跨區域整合,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銜接,提高產業效率和競爭力。
“比如,有的城市負責招產業鏈的上游企業,有的負責中游,或者吸引鏈主企業,鏈主企業又會將其配套布局到周邊城市。”此外,趙圣慧認為,這種城市間的產業聯合招商,還有利于形成城市群的品牌效應和市場吸引力,從而吸引高端產業和人才流入。
利益分配是成敗關鍵
“抱團”效果待觀望
事實上,城市之間在招商引資、產業發展方面的合作早已有不少探索,包括“飛地經濟”、共設產業合作園區等,但這些模式都各有優劣、落地效果不盡相同。
比如,延安在榆林有一塊“飛地”園區,兩地雖然簽署了稅收分配機制,但在引進具體項目時,兩地仍會考慮一城一地得失,而影響項目落地。再如,鄂爾多斯在深圳也設立了“飛地”,該地企業的工商注冊、稅收雖然落在鄂爾多斯,但實際辦公仍在深圳,因此產業協同發展的效果也很有限。
受訪人士均指出,各地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業績考核是影響合作效果的關鍵因素。“雖然國家鼓勵城市群協同發展,但目前的統計機制和稅收機制仍未充分考慮城市間的產業聯動,缺乏對城市群聯動之下利益分配的指導意見,如果沒有基金作為合作紐帶,可能導致城市合作時在GDP和稅收等方面的訴求上難以統一。”秦笙表示。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主任劉曉蕾對此也指出,地方政府的業績考核主要基于本地經濟發展,比如就業、GDP、污染排放等,這意味著,若某項目落到其他城市,本地將無法產生稅收等收益,這會給城市之間的合作帶來困擾,影響合作動力。
她認為,在城市之間的合作過程中,應考慮通過量化的方式來評估產業溢出的效果。“學術上有一些研究方法可以參考,雖然目前的測算不一定準,但可嘗試調整地方政府激勵機制,將一個城市對其所在的城市群,乃至對全國的貢獻納入業績考核,使地方政府充分認識到與其他城市合作也有利于自身的發展。”劉曉蕾表示,這也能進一步實現城市間更有效的合作,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對記者表示,在建設統一大市場的過程中,仍需要兼顧市場需求和鼓勵市場有序競爭,“地方‘抱團’進行產業招商值得鼓勵,但實際效果仍需觀望,要堅持鼓勵自由競爭、企業差異化經營,以此保持市場活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