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海上來,潮涌長三角。”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離不開久久為功,更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潤澤。為更好服務立足區域、與區域經濟發展同頻共振,近年來,上海銀行杭州分行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在發展規劃、經營策略、機構設置、資源配置、項目支持等方面,積極對長三角一體化重大項目提供金融服務。
金秋時節,漫步在中國大運河(臨平段)沿線,微風不燥、風光旖旎,從原有沿線以農業景觀為主,整體景觀品質不佳的原生態,到如今一躍成為兼具歷史與時尚的亮眼風貌帶,背后正有著上海銀行的金融助力。
穿越時空的文化邀約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今年,恰逢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
中國大運河作為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不僅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勇氣的結晶,更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隨著時代發展,如何讓這一寶貴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成為了一項緊迫而光榮的任務。
因此,“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應運而生,旨在通過現代化手段保護與傳承大運河文化,打造集文化傳承、生態保護、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國家級文化地標。項目實施后,不僅能夠有效保護和利用好大運河這一寶貴資源,還能帶動周邊地區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促進就業,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它倡導了一種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將文化遺產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緊密結合,讓大運河成為永續流淌的綠色生態廊道和文化傳承紐帶。
鏈接未來的金融紐帶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浙江臨平段,作為杭北門戶,依托水鄉名鎮、漕運古道、濕地田園,正在推進碼頭綜合整治、生態綜合保護等治理提升,通過對接城西科創大走廊,植入科創、文創等產業功能,打造大運河傳承保護的“杭州樣本”。
面對這一長三角重大項目,上海銀行積極對接、多輪走訪了解項目方訴求,組織專營服務團隊、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給予貸款的支持,確保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資金充足、建設順利,后續將按建設進度持續提款。
為推動金融支持和服務長三角重大項目發展,上海銀行強化頂層設計、成立跨部門的聯動小組,共同推動對接服務工作。一方面,建立外部市場信息、政務信息、產業行業信息網絡,及時掌握相關政策進度和需求動態;另一方面,加大對重大項目服務的協調推進,積極對接屬地相關部門,做好重大項目清單制管理。圍繞省市級重大建設項目、制造業重大項目以及千億技改項目等重點項目清單,分層分類提供服務,并圈定余杭、臨平、蕭山、桐廬等重點區域分批推進業務落地。
后續,上海銀行將持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立足自身優勢,深度融入協同,為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免責聲明】【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